时间:2020-07-13 00:19:03来源:融易新媒体
上半年新增贷款、社融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为经济平稳运行吃下“定心丸”。
7月10日,央行最新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6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3万亿,比上月多增约2400亿,比上年同期多增约8000亿;6月末存量社会融资规模271.8万亿,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本月信贷和社融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规模,上半年信贷和社融显著高于去年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
“可以看到,上半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在持续加大。总量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都明显高于去年,全社会的流动性是合理充裕。”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7月10日央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M2增速保持高点
财政逆周期调节发力、财政存款下降、居民存款大幅多增对M2增速起到了推动作用。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方面,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虽较上月多增3300亿元,但由于去年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亦处于较高水平,本月同比多增仅1500亿元,信贷派生能力大致相近;另一方面,本月财政存款减少6102亿元,在上月财政存款大幅多增的情况下,本月比去年同期仅多减1082亿元,财政存款运用慢于预期减缓了货币增速。但总体上看,本月M2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持平于11.1%的近期高位,融易新媒体,满足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要求。
此外,6月新增居民存款同比和环比分别多增约1.7万亿和1万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这显示在疫情影响周期拉长背景下,居民谨慎心理增强,储蓄倾向增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全球普遍现象。
6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王青认为,近期M1呈现趋势性上场,主要原因是伴随复工复业进程全面展开,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业务活动增强,企业活期存款多增。此外,5月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高频数据显示,6月全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量同比由负转正,当月房企等相关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加快。历史数据显示,我国M1增速与房地产市场活跃程度相关性很强。
阮健弘指出,目前整个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超储率是1.6%,比去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应该说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升。货币乘数是6.92,比去年同期高了0.79,处于历史上较高水平。整体看上半年金融总量充足,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较高,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她表示,下半年金融系统将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预计M2和社会融资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
信贷社融维持高增长
受宽松信贷环境等因素影响,6月信贷社融较快增长,体现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
初步统计,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其中,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亿元。
王青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表外票据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三项是6月新增社融同比、环比增量的主要来源。
具体来看,由于票据贴现利率走高抑制企业贴现需求,6月表外票据融资环比多增1353亿,同比多增3500亿。王青称,企业“补年报”影响减退后,6月企业债券融资环比仅多增340亿,主要原因是债券发行利率走高导致部分发行人调整发行安排,但当前发行利率仍处较低水平,当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872亿。此外,6月特别国债发行开闸,为给特别国债让道,一般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趋缓,当月新增政府债券规模从上月高点回落,环比少增3962亿,但同比仍多增533亿。其他表外融资渠道中,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继续压降,合计负增1336亿,环比多减726亿,同比多减524亿。
数据同时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环比多增3300亿。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居民贷款需求恢复明显。
温彬认为,本月信贷增长略超预期,比去年同期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中长期贷款贡献,中长期贷款新增1.37万亿元,同比多增5086亿元,说明信贷结构逐步改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