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1 18:49:10来源:融易新媒体
上海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联席会议最新发布的2019年《上海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地区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国11.5%。其中,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约51%,较2019年初提升约14个百分点。
就在上周,受到受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人们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浮亏,这打破了银行理财“稳健”的风格设定。事实上,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保本型理财产品将在2020年底前逐步退出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打破刚性兑付、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
理财产品波动一直有,净值更直观
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保本型理财产品将在2020年底前逐步退出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5月,共有6888只理财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224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653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6011只。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有十多家银行、几十个理财产品出现了年化负收益,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都出现下跌。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记者说,5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一轮下跌,部分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银行系理财产品波动较大,出现了浮亏,同时公募基金的固收类产品,如债券型基金,也出现了回撤。
除了受到债市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浮亏也与理财产品估值方式变化有关。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理财产品的估值主要有两种,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
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都以“摊余成本法”估值,收益呈现的是一直增长。而资管新规实施之后,银行理财除了少数现金管理类(类似于货币基金的产品)和长期定开产品外,其他产品基本都以市价法估值,产品收益率和净值随市价波动而波动。简单来说,两种估值方式,摊余成本法波动小,但不能真实反映市价波动;市价法真实反映投资组合的市价,但波动大,反应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曲线上。
“近期跌破净值的理财产品多是4、5月份新发型的产品,需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采用市价法进行估值。银行早期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并非是没有收益率下降过,只是由于估值方式的不同而掩盖了产品收益率的波动。”黄大智说。
不过董希淼提示,正如股票价格涨涨跌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资管新规强调打破刚性兑付,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因此,应全面理性地看待银行系理财产品出现的浮亏现象。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理财子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将会上升,理财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可能会更多,幅度可能会更大。投资者应充分考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理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投资能力的理财产品,并对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金融机构要加强信息披露,全面、及时、准确披露理财产品相关信息。总之,在银行系理财方面,一直强调的是要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将上升
受疫情的严重影响,短期内国内货币政策引导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下行,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经济活动受抑制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有所下降。资产价格和资产数量的收缩,资产配置受到较大挑战。
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晨宇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以后或将加大权益类资产在理财产品中的投资比重,减少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比重,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或是发展的重点。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由于银行理财客户大部分风险承受能力不高,所以未来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中,债券配置比例仍然会最高,但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会逐渐提升。
刘银平分析,从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来看,固收类产品占比依然最高,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权益类产品很少,混合类产品占比上升。不过固收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中,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占比都在提升。从产品说明书中的投资范围和比例来看,70%~80%产品都配置了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产品,配置比例大多在20%~30%之间,个别混合类产品的权益类配置比例最高可达79%。
但是银行理财在权益类的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经验,这就需要理财子公司需搭建更为完善的投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