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0 16:02:06来源:融易新媒体
受债券市场震荡影响,近期银行净值型理财收益出现明显波动,部分产品出现账面浮亏,引发投资者关注。对于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净值波动是否会成为常态?在分析人士看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债市大幅调整时出现小幅回撤是正常现象。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投资者需改变观念,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本报记者 吉雪娇
多款理财产品出现浮亏
6月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幅波动。以某股份制银行代销理财子公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季季开 1号”为例,该产品成立于4月17日,成立初期净值平稳增长。但5月下旬以来,单位净值连连下跌,6月3日首次跌破本金,跌至0.9997,截至6月11日,继续回落至0.9988,近一月年化收益率显示为-4.42%。
根据产品说明书,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季季开 1号”为净值型产品,收益特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首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3%-4.3%。从投资品种计划配置比例来看,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含标准化或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不低于80%。风险等级为R2级(较低风险)。
另一款类似产品“季季开 2号”近日净值也出现下跌。该产品成立于5月13日,截至6月10日,单位净值跌至0.9994,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0.73%。
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的情况并非个例。从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的理财公告来看,有不少于20款银行理财产品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其中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产品。
6月18日,《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中国理财网发现,截至当日,共有352款银行净值理财产品(含封闭式、开放式净值理财产品)最新净值低于1元初始净值。如贵阳银行发行的“爽银财富-金债定期1年第23期”,在6月8日及6月15日最新两期披露的份额净值均回落至1以下。
回归“代客理财”本源
“为何标明了低风险理财,还出现下跌?”“净值波动是否意味着本金亏损?”对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投资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出现净值波动主要是由于银行固收理财的投向债券比例较高,因此受到债券市场调整冲击。从今年债券市场表现来看,顶部区间在4月中旬至5月间,如果理财产品在这个时间区间内进行债券建仓,后续净值化下跌是大概率事件。“经过此次调整,债券投资价值逐渐回升,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理性对待产品净值短期波动。”
在天风证券分析师廖志明看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债市大幅调整时期出现小幅回撤,与债券基金表现类似,这是正常的,也恰恰说明银行理财开始回归“代客理财”之本源,真正打破刚性兑付。“资管新规出台前,商业银行多数理财产品采取‘预期收益率’宣传销售,运用资金池等模式兜底,这让投资者以为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是常态,但刚兑模式蕴藏了巨大的风险。”
除债市调整影响外,在资管新规之下,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的估值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可使用摊余成本法的产品大大受限,绝大部分产品必须采用市价法来估值。
“采用市值法将直接根据底层资产价格表现计入产品净值,若底层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反映在产品层面,其单位净值变化就大。”普益标准副总经理陈新春表示,比如近期债券市场总体走熊,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按市值法估值,则债券类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幅度大,甚至会产生负收益。
天风证券研报预计,如果债市持续下跌,净值低于1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还将上升。
改变“保本稳赚”观念
需要留意的是,短期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的负收益。陈新春表示,“以股票投资为例,短期股价的下跌会带来亏损,但如果长期持有,价格依然会涨回来,长期看依然是盈利的。债券类理财产品同理,债券价格有涨有跌,最终市场价格会向内在价值回归,只要不短期赎回,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会带来实际的负收益。”
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需改变银行理财保本稳赚的观念,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辨析风险,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针对理财产品特别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投资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陈新春认为,做好投资者教育,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理念必须正确。理财经理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纠正“净值型产品就一定会亏损”的观念,让客户理解打破刚性兑付其实是摆脱了银行赚差价,银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客户能够分享更多产品的超额收益;并且通过长期投资能够平滑净值波动,客户在长期能收获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红利。
二是语言务必易于理解。在跟客户沟通过程中不要堆砌术语,要多采用贴近生活的比喻能够让客户更方便理解,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是持续念叨,一以贯之。经过周期循环直到给客户形成潜意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