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8 10:40:06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报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
近期,资金信托新规对信托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再度引发业界讨论。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资金信托新规的出台,将会迎来“强者恒强”的局面。某信托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分析认为,新规可能会引导信托公司继续提升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投资能力;引导信托公司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与此同时,业务机会更偏向于资本实力较强的信托公司:高端客户尤其是高净值个人客户会向产品类型和数量更为丰富的信托公司集中,信托资产的规模也会向受托服务能力更强的信托公司集中。
不过,亦有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头部信托公司正面临着考验和挑战,中小信托公司反而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为何观点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业内人士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家信托公司目前对转型创新的态度和决心不一。“谁先下定决心早早转型谁抢占先机,谁徘徊观望犹豫谁被动。”某信托公司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直言。
行业通病
对大多数信托高管来说,转型过渡期,既要背负业绩增长考核重任,还要面临万余多员工吃饭生存和稳定问题。
“信托本源业务和标准化业务难以大规模转型的根本性原因是不挣钱,企业在短期效益和员工稳定上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某信托公司副总裁表示。
不赚钱、成本高是服务信托的一个通病,大多数是“赚吆喝”。
某信托公司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和银行合作的定制类家族信托,管理费用大约为5‰;标准化的家族信托则通常是2‰~3‰的费用,有的信托公司甚至免费做。
据了解,服务信托的核心收益点在于投资,获得超额收益的利润来源。但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却陷入困局。上述副总裁进一步分析指出,标准化产品方面,信托与券商基金等机构竞争过程中,没有显现出信托制度的业务功能和信托行业的优势特征,较难得到超额收益。因此,信托标准化业务可能会陷入价格竞争、粗放式规模竞争以及标准放松竞争的困局当中。
上述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服务信托下一步发展,不是从赚钱的角度去做,而是通过利用服务信托这一产品的特色优势,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继而带来稳定的长期资金。不过他坦承,“目前市场上真正拥有长期资金的是保险公司。国内的家族信托大多数希望拥有控制权,因此要做到一定规模的家族信托仍比较难。”
此外,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竞争,以传统非标业务为主的信托公司,开展标准化信托业务所面临的劣势是,标品信托的内控制度、投研能力、系统配置方面不足。
资金端难匹配
在资产端的转型之外,前述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信托公司是否能真正转型的核心,还在于资金供给。资金面能否匹配资产端的转型需求,是制约着每一家公司能否实现转型的最主要和最基础的点。”
“要走出一条信托行业自身特色化的路,其核心是要布局相应产品的去化能力,即如何拥有足够的资金弹药去支持信托转型。”该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指出,信托公司要寻找自身的定位,究竟定位为私募投行还是资产管理,相较于银行、券商、基金等同业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前者更多是基于资金需求方设计产品;后者则以财富管理为目的设立对应的产品。
本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信托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和同业客户。未来,个人客户的风险偏好差异越来越大;企业客户特别是央企国企追求的是安全稳健。由于银信合作的监管限制等因素,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同业客户资金规模正在面临大幅度缩减。有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其所在公司的同业资金规模跌了七八成。
上述财富管理部门人士坦承,“信托资金端很难和银行保险机构抗衡,信托公司由资产驱动型业务发展到资金驱动型业务,短期内还是蛮难的。”
有信托高管指出,“过去近20多年规模粗暴式的增长快速发展,并没有给信托行业带来专业度的提升或行业特色的形成。所谓信托的灵活,另一层含义是没有特长。”
制度制约
“结合当前国内的实际环境来看,服务信托作为信托公司大力发展的方向,在短期内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从美国、日本等市场来看,服务信托业务类型主要包括有价证券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养老金信托、年金信托、家族信托。结合中国的土壤
来看,相当一部分业务难以发展,比如美国和日本规模较大的养老金信托和年金信托,由于制度的原因,信托公司难以在这块业务上有比较核心的角色,短期内很难有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