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4 15:36:49来源:融易新媒体
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一环,银行业的监管力度依旧“严”字当头。6月2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银保监系统今年5月对银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共开具113张罚单(以公示日期计算),罚款金额合计4321万元,受罚对象几乎覆盖了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除了内控管理不审慎、信贷业务违规等重灾区外,数据治理问题也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
合计罚款4321万元
113张罚单、4321万元罚款、日均约3.6张罚单,融易新媒体,这是银行机构5月被处罚的总体情况。虽然相较于4月超200张的罚单数量,5月整体的处罚力度有所缓和,但处罚金额高、处罚深入细项业务的特征也日益凸显。
具体来看,今年5月,银保监会机关公布了9张行政处罚信息,合计罚款1970万元;各地银保监局共披露了36张罚单,合计罚款625万元;各银保监分局共披露罚单68张,合计处罚金额达到1726万元。受罚对象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
从具体的处罚对象来看,5月银行业从业者收到的个人罚单数量为54张,其中39人被给予警告处分,6人被取消一定时间的高管任职资格,更有2人被处以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顶格处罚”。禁业的原因主要包括对贷款“三查”不到位、员工借用客户贷款资金负直接经办责任;对内控制度执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承担直接责任等。
此外,大额罚单频繁现身。5月有11张银行罚单的处罚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其中1家农信社也收到了百万元罚单。据三明银保监分局5月18日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尤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因存在违规核销贷款、个人贷款贷前调查未尽职的问题,被罚款130万元。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刘澄表示,5月监管开出逾百张银行罚单,一方面说明监管秉持了一贯的严格作风,对违规事件零容忍、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业的不规范经营行为、风险漏洞依然存在。在严监管的背景下,银行要引以为戒,引起重视。
数据治理成重点
从处罚原因来看,授信管理不到位、信贷业务违规仍是处罚重灾区。在5月113张罚单中,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审查不严、违规发放贷款和贷款资金被挪用等信贷相关问题,监管部门共开出逾60张罚单,处罚金额也超过1800万元。
除信贷业务,监管也加强了对数据疏漏和违规行为的管理。5月9日,银保监会一连公布了9张百万元级罚单,其中8张剑指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疏漏和违规行为,涉及6家国有银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8家银行合计遭罚1770万元。从违规事由来看,主要包括关键且应报字段漏报或填报错误、分户账明细记录应报未报、理财产品数量漏报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银保监会首次开具银行业“EAST”系统违规罚单。
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监管此举主要是为了加强信息披露和数据监管,体现出监管对信息报送的重视。从目前的处罚缘由来看,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银行漏报、错报,这也反映出银行对信息申报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申报工作的规范性、标准性有待提升。
全方位细致监管
2020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监管机构将严把银行业合规经营底线。除了加大处罚力度,监管部门也在完善处罚工作机制,加大市场乱象的整治力度。例如5月27日,央行发布11项重磅金融改革措施,在深入研究基础上,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原则推出,其中就包括《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意见》。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认为,从罚单情况看,银保监会在持续关注各类已爆发风险现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监管纪律的强调和监管能力体系的建设,也更加关注各个银行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和风险控制的细节。未来监管将继续保持当前对银行业经营指标、业务操作、人员行为等全方位的细致监管方式,在包括资本杠杆、流动性、定价、资产质量、信贷政策、涉房领域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仍会持续严格。
刘澄认为,未来的金融监管趋势,在严监管的总基调下,更多的是规范、合法、有序。也就是把过去不规范的事情、被忽略的事情抓起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恢复应有的金融秩序,让金融在有序合理、规范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在持续严监管的基调下,合规成为银行业发展必须严守的底线。陶金指出,银行需要主动适应监管环境,从业务经营和操作细节方面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在业务方面,重点关注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支持,积极响应监管和鼓励的政策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