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5 13:30:22来源:融易新媒体
中国两会召开正值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受控、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逾500万例之际,因此受到国外媒体广泛关注。外媒报道的主流观点是对中国抗疫成效表示认同,并关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发生的变化,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底线思维,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小康的目标将为世界提供机遇。
有效控制疫情受认同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占较大篇幅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论述极为关注。报道表示,疫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主动分享防疫技术和做法,相互帮助,共同抗疫。报道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诚提及防疫中的不足表示认同。
德新社报道称,中国全国两会得以召开,表明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取得了巨大成效。尽管如此,中国仍采取大量预防措施避免人群感染,会期也有所缩短。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注意到,中国承认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代价,但政府决心表明不会在政治上被危机吓倒。报道还认为,今年两会的意义比往年更为重要。
报告凸显底线思维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在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及经济增速量化指标。这一话题为国外各大主流媒体广泛提及和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称,由于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面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低迷,中国放弃设定经济增速目标。报道援引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的评论说,中国回避经济增长目标的决定,是不再强调不惜一切代价推动增长的正确做法,把重点转向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他还认为,中国政府明智地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后高度不确定的经济前景提供的机会来放弃设定增长目标。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在疫情带来的经济和舆论冲击波一浪接一浪下,中国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无疑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内外交困、经济下行的现实,中国首次放弃了设定年度GDP增长的量化目标,凸显政策全力以赴专注“六保”的底线思维。
路透社的报道还关注了中国大幅调升今年预算赤字率至3.6%以上的做法。报道认为,此次对赤字率的表述加入了“以上”,表明财政政策为后续进一步发力预留了更多空间。报道称,分析人士指出,特别国债发行量低于近期市场预期,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也属正常,政策在维持刺激力度的同时仍克制,在保有正常政策空间的同时,为后续调控留出后手。报道提及,近期市场普遍关注的特别国债期限及发行方式基本明确,期限以10年为主,同时将与中央国债统筹发行,表明特别国债大概率将采用市场化发行。而面对其供给压力,货币政策应会有相应流动性投放动作予以配合,如降准等。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务实,在专家们看来充满忧患意识。报道也注意到,市场仍对世界经济前景存在担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未能提出2020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使投资者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将继续压制市场需求。
埃菲社报道也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步,也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决定不提出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具体目标。
寻找最佳复苏方案
外媒也注意到中国实施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意在为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和实现经济政策提供保障,为世界经济创造机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中国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的观点称,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意味着失去方向。
《联合早报》的另一篇报道称,虽然没有经济增速包袱,但官方还将继续维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体现了政府要竭力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并强化对“六保”的要求。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刊登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的文章说,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走在了前列,尽管没有设定增长目标,但确定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通胀(3.5%左右)、财政赤字率(3.6%以上)等目标。这些变量依托的背景是,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和维持已达到的生活水平。
文章还认为,中国实现彻底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应该没有问题。文章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并尽可能做好相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