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7 17:03:10来源:融易新媒体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孙一鸣
【事件概述】
4月25日,江阴银行(002807.SZ)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江阴银行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5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5%,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6%。
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一季度末,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3%,与2019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258.33%,略低于2019年末的259.13%;资本充足率为15.25%,较2019年末略微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江阴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时隔6年后重回2013年的盈利水平。
时代商学院注意到,按前复权计算,4月30日江阴银行收盘价为4.15元/股,自2017年4月的股价最高峰(19.76元/股)下跌了79%。若与上市发行价4.64元/股比较,江阴银行也处于破发状态了。
【分析解读】
一、净利回升至10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阴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317.24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4.26%。存款本金总额为983.5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5.63%;贷款本金总额为733.24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4.45%。今年一季度,江阴银行营业收入为8.51亿元,同比下降3.35%;归母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8.36%。2019年,江阴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6.86%;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18.12%。
分季度看,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江阴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8.81亿元、7.66亿元、9.38亿元、8.2亿元、8.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15%、-0.81%、5%、-8.56%、-3.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2.08亿元、2.35亿元、3.76亿元、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93%、12.63%、36.39%、18.42%、8.36%。
可以看出,江阴银行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波动极大,2019年第四季度及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为负。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江阴银行归母净利润时隔6年后再度回升至10亿元以上。
2013—2019年,江阴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8.18亿元、8.14亿元、7.78亿元、8.08亿元、8.57亿元、10.13亿元。其中,2014—2018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8.18%、-0.42%、-4.49%、3.92%、6.05%,其间营业收入从22.9亿元增长至31.9亿元,呈“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对比同处江苏的农商行,2014—2019年,紫金银行(601860.SH)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65%、12.15%、23.04%、10.13%、10.2%、13.03%,常熟银行(601128.SH)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9%、-3.28%、7.71%、21.51%、17.53%、20.14%。显然,江阴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远远落后于同行。
4月28日,时代商学院就此向江阴银行发函询问,截至本报告发布,仍未获对方回应。
此外,2019年,江阴银行的净息差为2.46%,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也远低于银保监会披露的农商行的净息差行业均值(2.81%)。今年一季度,江阴银行的净息差仍为2.46%,与2019年持平。
二、不良率持续下降
资产质量与风险方面,财报显示,2019年末,江阴银行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为3.23%,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单一最大集团客户授信比例为3.94%,融易新媒体,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2016—2019年末,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1%、2.39%、2.15%、1.83%。其中,2019年末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2018年末下降了0.32个百分点。这是江阴银行上市以来首次将不良率降到2%以下。此前,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居A股第一。这与江阴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密切相关。今年一季度末,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为1.83%,与2019年末持平。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为13.44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4.39%,不良资产微幅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江阴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较快。2019年末,江阴银行关注类贷款金额为15.64亿元,与贷款总额的比例为2.23%,同比增长0.5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末,江阴银行的关注类贷款金额为19.22亿元,与贷款总额的比例为2.62%,较2019年末增长0.3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乃正常类贷款往不良贷款迁徙的“通道”,此类贷款占比的提升或预示着后续不良压力增大。
另据财报,2019年末,江阴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59.13%,较2018年末上升25.4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近年来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整体向好,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增强,但仍需留意关注类贷款上升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中间业务占比不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