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9 18:12:29来源:融易新媒体
疫情带来“压力测试”与变革契机,线上业务与金融科技将加速补短板
近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前往某股份制银行春熙支行办理业务时发现,该支行已不再营业。根据公告,该支行因“房屋租赁即将到期”,拟于3月13日起临时停业。
不同于该支行的临停。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网点选择关停,结构调整仍在持续。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年内银保监系统公布终止营业批复371张,涉及银行网点逾400家。
■本报记者 吉雪娇
部分业务并入其他网点
4月26日,经江西银保监局批复,某国有银行南昌华南城支行、喜盈门支行终止营业,同日,该行伊春晨明支行亦获批关停。
这样的调整并非个例。事实上,自2016年起,各银行网点增设势头有所减弱,同时关停撤销逐渐增多。而2020年以来,银行网点“收缩”仍在持续。
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年内银保监系统公布终止营业批复371张,其中4月以来发布85张。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均有涉及。
由于部分终止营业批复同时包括多家支行网点,如“津银保监复〔2020〕72号”批复中,天津农村商业银行东丽重机园分理处等22家网点获批终止营业。今年以来,实际关停的银行网点数量已超过400家。
根据批复文件,终止营业后,银行网点将拆除原址标识与标牌,不再办理金融业务。其中部分银行已明确业务将并入其他网点。例如交通银行重庆江津云鼎阳光支行业务并入重庆江津支行,哈尔滨革新支行业务由哈尔滨奋斗支行接收等。
整体来看,相对于2019年公布终止营业批复2322张。2020年,支行关停速度似乎稍有减缓。与此同时,社区支行依然是关停“大户”。如4月发布85张终止营业批复中,19张涉及社区支行。
而以四川为例,2019年已公布的终止营业批复中,涉及四川银行网点的为17张,其中,5家社区支行获批终止营业。包括华夏银行德阳绵远路社区支行,中国民生银行绵竹铜锣湾社区支行、成都新都繁江北路社区支行、成都新津太平场社区支行,中信银行成都龙泉驿锦上城社区支行。
物理网点不再是“主战场”
自身运营的高成本和互联网智能金融服务的高速发展,被认为是近年来银行网点数量增长呈现放缓趋势的重要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机构网点较多的大型银行而言,通过撤并低产网点,有助于整体结构优化。
而今年以来,融易新媒体,疫情在进行“压力测试”的同时,亦为金融业的线上服务变革、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契机。以线上理财为例,相关业务比例显著提升。
“零售银行的主战场已经逐渐从线下物理网点服务转向手机银行App移动服务。”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认为。在其看来,传统零售银行主要通过物理网点、客户经理来触达客户,这种模式成本较高,加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银行服务长尾客户的效益比偏低。
手机银行App经营则颠覆了传统的二八定律,一方面,银行服务长尾客户的效益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场景生态圈不断强化,对长尾客户的吸引力有明显提升。通过将金融产品和服务无缝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并以线下网点服务作为补充,最终实现获客、活客、留客、变现、反馈的生态闭环。
“App经营时代,银行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手机银行App,相当于银行网点无处不在。”王剑指出。而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将为银行客户将带来更多利好,促使其从消极被动接受服务到积极主动选择服务。
用户体验成制胜关键
不过,由于监管的需求以及出于安全考虑等因素,王剑指出,一些银行的业务目前仍需要去网点办理,所以网点的优势并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大打折扣。同时,场景金融生态中,用户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场景中产生金融服务需求,不再关注单一的金融产品,更加注重“生活+金融”一站式场景化服务,用户体验成为零售银行制胜的关键。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去年以来,各银行持续推进银行网点智慧转型。针对线下渠道,加快推进网点智能化、轻型化转型;针对线上渠道,推进掌上银行、网上银行迭代更新;针对远程渠道,加速云服务中心建设,丰富二维码、网点WiFi、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型渠道入口与工具,为客户打造便捷的多渠道服务入口矩阵,将服务触角有效渗透至线上线下各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