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6 10:00:10来源:融易新媒体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6日讯 (记者 康博) 近年来,科技股无疑是市场的宠儿,然而,其股价涨幅也让人望洋兴叹。随着股价的持续上涨,市场对其整体估值已经变得十分谨慎。宝盈基金张仲维表示,相较此前科技股估值整体上确实比较高的情况,经过这段时间的回调,已经进入到合理区间。对于接下来科技股的投向,他看好电子行业的性价比。从历史上危机期间科技股平均跌幅来看,目前点位上,继续向下的空间不会特别大。
对于接下来科技股的投向,张仲维认为,此前5G基站建设是确定性非常高的细分领域,正因此,从去年开始相关公司股价涨幅明显。但根据调研,今年的5G基站大概建70到80万个,基本上已经是未来几年的一个相对高位,也就是说明年基本上增长幅度不高,相关公司的性价比吸引力已经下降。
相比之下,电子产业链还是可以期待的。举例来说,尽管受疫情影响,苹果手机的终端销售量将出现下调,但耳机方面依然维持正增长,而且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国内手机需求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待国外疫情稳定之后,这些迟到的需求将会慢慢回升,在5G、半导体长期增长逻辑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上升也会带动相关供应链上涨。
拥有10年投研经验、并且早年在台湾投资机构任职的经历,张仲维对海外科技公司的研究可谓功力深厚,进而对A股科技股的行情能够较早的进行预判,这一点在其过往投资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张仲维坦言,科技股的表现通常要早于其财务指标,所以对于此类股票的投资更主要的是基于在景气向上的细分行业中找寻优秀的龙头公司,通过对公司的调研和专家的访谈去强化选股逻辑。对于科技股估值波动大的特点,其更愿意用多个细分领域均衡配置龙头公司的方式去适当的平衡市场风险,而非通过择时对仓位进行控制。
以下为访谈实录:
问:您的投资逻辑或者理念是什么?挑选股票的一些标准或原则能分享一下吗?在过去的投资经历中有哪些难忘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吗?
张仲维:我来自台湾,从业经验大概十年左右。从业以来,研究海内外的科技公司花的时间多一些。我自己的投资理念是 “赚取企业盈利增长的钱”。简单的说,投资的收益是来自于企业每年盈利的一个增长,因此,在所有科技行业里寻找细分行业向上的,再在里面找寻龙头公司。挑选股票的标准,更多地是通过调研、通过一些专家的访谈等等,由此去找寻龙头公司,然后进行投资。因为科技股变化比较快,通常在这个公司基本面还没好转之前,或财务指标没有跟上的时候股价就有表现了。所以一般以这种财务指标去做筛选的原则并不适用科技股投资。
有几个案例可以分享一下,也符合这样的投资逻辑跟理念。首先分享一个光学行业的案例,因为手机行业里面,光学一直发展很快,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年,手机的镜头或者车上的镜头数量是大幅增加,这样的行业趋势已经有三四年了。在我们的投资组合里面,就一直持有港股的一只龙头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镜头模组厂商,持有周期基本上是从我管基金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我们的重仓股。
从这个案例可以很明显看到我的投资逻辑跟选股的标准。就是在光学行业持续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我们自己的调研去了解里面的龙头公司,然后通过较长持股周期去赚钱。公司每年的复合业绩增长率,跟它的股价的收益率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去年2019年,我们一个收益率比较高的重仓股的投资过程。在之前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2019年是5G基站里面PCB发展的第一年,今年基本上进入大量铺设的第二年。去年的时候,在各个部件里面PCB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竞争情况最好的,当时公司也是从此前情况比较差进入了一个景气上升周期。所以我们在2018年七八月的时候已经重仓开始买进,去年的收益率是非常好的,从我们买进的时候大概是80亿的市值,到前阵子卖出,大概是400多亿的市值,基本上赚了五倍左右。第二个例子也是我们另一只重仓股,之前发现他收购了一个海外半导体公司,因为过去的一些经验,我们对海外的科技股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所以也知道这家被收购的公司是非常优质的,当公布收购之后,我们就开始重点关注了。
2018年收购之后,当时整体市场环境都不好,公司市值只有大概200亿然后我们在复牌之后重仓买入,大概在200多亿的时候完成了建仓。现在也都是1000以上的市值,也是赚了五倍左右。所以这个三个案例可以总结一下,我们的投资是在科技细分行业里面去找寻景气度向上的细分行业,在里面去找寻优秀的龙头公司去进行投资,通过较长周期的一个持有去赚取企业盈利增长的钱。
问:科技股向来波动比较大,在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通过什么去控制业绩的回撤?如何平衡市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