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10 13:02:24来源:融易新媒体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翰通”)11月6日首发申请上市获通过,公司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10.7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拟募集资金2.63亿元,其中,5325万元用于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升级项目,4467万元用于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升级项目,3296万元用于智能售货控制系统升级项目,3981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540万元用于智能储罐远程监测(RTM)系统研发项目,2650万元用于智能车联网系统研发项目,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16年至2019年1-6月,映翰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5亿元、2.29亿元、2.76亿元、1.24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48亿元、1.83亿元、2.54亿元、1.06亿元。
映翰通经营现金流三年一期追不上净利润。2016年至2019年1-6月,映翰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271.30万元、3229.81万元、4654.60万元、2101.1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6.17万元、-2471.55万元、3413.30万元、150.01万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映翰通研发费用分别为1610.44万元、1944.01万元、2831.53万元、1210.3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14%、8.48%、10.24%、9.77%。
2016年至2019年1-6月,映翰通销售费用分别为2359.62万元、2850.68万元、3791.11万元、1877.6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32%、12.44%、13.71%、15.16%。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对公司进行四轮问询。其中,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问询函中均提及了公司科创板定位问题。
此外,在上交所共四轮问询中,每一轮问询都关注到了映翰通“世界性难题”表述及相关产品问题。要求公司说明“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定位”依据相关论文,将其作为“世界性难题”表述是否合理,是否能够确认世界范围内无其他主体利用相应技术解决该问题,如否修改相关表述。
对此,映翰通在回复第四轮问询中表示,不同的国家的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尽相同,公司产品主要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因此将“世界性难题”更正为“行业难题”。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映翰通4月17日发布的申报稿及10月28日发布的上会稿发现,融易新媒体,在4月17日申报稿中,映翰通的表述均为“世界性难题”,而在10月28日上会稿中,映翰通的表述均为“行业难题”。
中国经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映翰通,截至发稿,采访邮件暂未收到回复。
主营工业物联网技术
映翰通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客户提供工业物联网通信(M2M)产品以及物联网(IoT)领域“云+端”整体解决方案。
映翰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明、李红雨夫妻,二人合计持有公司37.1526%表决权。李明、李红雨均为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310.7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拟募集资金2.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顺序依次投资于以下项目:
1.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升级项目,总投资规模6008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5325万元;2.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升级项目,总投资规模4880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4467万元;3.智能售货控制系统升级项目,总投资规模3621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3296万元;4.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4449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3981万元;5.智能储罐远程监测(RTM)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2540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2540万元;6.智能车联网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2650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2650万元;7.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规模4000万元,募投资金投资额4000万元。
上交所三问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对公司进行四轮问询。其中,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问询函中均提及了公司科创板定位问题。
第二轮问询函:请结合具体产品中所必须的技术种类,公司技术易模仿程度、技术迭代速度、市场上是否存在同类技术及相关技术出现的时间等,进一步论述技术先进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
第三轮问询函:请保荐机构在《关于发行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专项意见》中,说明对于发行人核心技术的尽调过程、核查方法和取得的证据,不得简单重复发行人《关于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的说明》中的内容,不得使用市场推广的宣传用语和夸大其词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