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7 15:40:01来源:北京商报
实际上,在国内,俄货消费并不新鲜。早在2018年左右,俄罗斯美妆护肤品及快消品就火过一段时间。徐明认为,虽然去年俄罗斯商品馆的爆火在意料之外,但从绥芬河俄货进口的市场积累来看,也在情理之中。
据天眼查,目前,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注册的俄货企业就有3885家,其中,成立年限在三年及以上的、批发和零售业领域的企业达到了2430家,占比约为62.5%。
徐明表示,早在2014年,他就开始做俄罗斯商品进口生意。那时候,在绥芬河本地,有很多商家是像他一样从做出口转型过来的。“现在俄罗斯商品贸易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落地加工和销售体系。这几年,做俄货生意的商家,基本都是线上和线下同步抓,还有不少做进口食品加工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实际上,从2014年起,俄罗斯就开始经济转型,其非石油产业,尤其是农业,在后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进口商品也逐渐在国内热了起来。俄罗斯商品馆大热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如果是正常进口、合规经营,有利于中俄双方贸易发展,是一种值得挖潜的商机。
经济学家宋清辉进一步指出,近些年,不少中俄边境商家从做出口生意转到做进口生意,主要得益于中俄贸易政策有变化和边境地区有政策支持。
据绥芬河市政府官网在2024年底发布的通知,围绕“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战略部署,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具备一定规模的对俄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对外贸企业利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或开展出口加工项目给予支持,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投入给予支持。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项目实际支出费用的50%,每户企业支持上限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绥芬河市对俄贸易同比增长20.2%,口岸过货量占黑龙江省55.3%。俄货进口企业82家,掌握俄罗斯商品一手货源157个品类、544个品牌、2500余款商品的经销权,主要包括饼干、糖果、巧克力、酒水、植物油、面粉、蜂蜜等食品,以及水产品、肉类、日化商品、工艺品等。
“俄罗斯商品馆爆红反映出俄货进口生意是当下批发和零售市场追逐的新方向,但其实,它赚的也是信息差的钱。野蛮生长后,对俄罗斯商品馆乱象的整治也恰逢其时。”宋清辉表示,为更好地促进中俄双方贸易发展,做大做长久俄货生意,支持需与监管并行,从根本上,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一套长效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