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0 11:40:25来源:中国证券报
“非标”审计意见首次披露重要性水平、审计受限导致的非无保留意见减少、内部控制的非无保留意见减少……审计机构对2020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出具的审计意见出现了一系列值得留意的新变化。
专家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深改持续推进,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审计机构作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看门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上述一系列变化也突出反映了审计机构正在更好发挥核查和把关的作用,助力上市公司提高质量。
变化1:
首次披露重要性水平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审计类第1号》要求注册会计师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专项说明中披露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信息,并披露受限事项的形成过程及原因等,诸如此类的新规定,有助于督促注册会计师规范执业,使审计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审计类第1号》提出,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需披露重要性水平,判断错报是否“重大”。在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中,这一信息系首次对外披露。据记者统计,共有近80份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专项说明披露了重要性水平信息。
“这一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决策标准对外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了解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作出重大判断的依据,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好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余瑞玉指出。
变化2:
错报导致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占比极低
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由于错报被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占比极低——143份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年报中,仅有2份是由于错报事项被出具保留意见。
专家称,这体现了上市公司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意见,能就发现的错报与注册会计师有效沟通并达成调整共识,也凸显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价值。
变化3:
受限导致非无保留意见下降
2020年受限类的非无保留意见141家,2019年受限类非无保留意见为172家,2020年下降31家。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表示,非标准审计意见监管规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明确披露应获取何种审计证据受限,使得审计机构对受限情况的认定更加审慎,促使审计报告的信息更加“看得清、讲得透”;也反映了上市公司配合审计工作的意识和力度逐步提升,对外披露的信息更加准确。
变化4:
非标事项中持续经营问题的数量下降
2020年提及持续经营问题的非标准审计意见125家,较2019年减少了20家,其中列入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减少了8家,列入保留意见事项的审计报告数量较上年增加了3家,列入无法表示意见事项的审计报告数量减少了15家。
专家表示,2020年以来,全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企稳向好,疫情的影响已大幅减弱,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识别也更加清晰。
变化5:
非无保留意见影响消除的上市公司家数增加
2020年度69家无保留审计意见在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其中保留意见62家,无法表示意见7家,同期2019年34家无保留意见在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2020年度非无保留意见影响消除的上市公司家数翻了一番。
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了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清理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等监管举措发挥效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质量变化逐步向好。
变化6:
退市新规下非无保留意见作用凸显
21家上市公司因2020年度首次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家上市公司因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将被纳入退市进程。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2020年是执行退市新规的首个会计年度,退市新规压缩了退市周期,明确首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连续两年触及审计意见类型指标即终止退市,且审计意见指标和其他财务类指标交叉适用。审计机构助力构建上市公司有进有出,“看门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变化7:
内部控制的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大幅减少
2020年报中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共计71家,较2019年减少35家,其中否定意见减少30家,无法表示意见减少2家,保留意见减少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