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7:48:08来源:融易新媒体
2019上半年以来,不少新股的表现超于理想,期内共75只新股,其中当然以近期的中烟香港(6055.HK)最为羡煞旁人,三周累涨超160%。
而从整体来看,上半年新股的平均首日上涨回报为4.5%,再考虑到中签率,6个月以来打新的累计回报可以达到184%。
更厉害的是,有12只累涨逾30%,远远超逾同期恒指。
当然,大部份都有庄家在背后控制,不然,看看前几名所涉及的行业,汽车、食品、基建等,这些哪来的吸引力?
数据
对于部份新股,在上市估值与行业未来发展潜力下,其表现却是实实在在的基于市场大众资金所推动,生物科技和教育股便是当中的表表者。
仔细想想,今年初小牛市出现,部份新股跟随大市上涨当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亦因为上市时估值便宜,才会出现更凌厉的走势。
估值这单一因素,不但影响长线的价值投资回报,其实对短期的打新回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2018年,熊市下港股IPO的高光之年
2018年,港交所积极改革,推行了新政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以及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市场挂牌。
前者无异是针对曾经错过的如阿里巴巴一类的公司、而后者则是大幅降低了生物科技股上市的门槛,以捕捉全球与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2018年7月9日,小米成为港股首家以同股不同权上市的企业;2018年8月1日,歌礼制药成为港股首家未盈利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期后,同类的美团、华领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在下半年扎推上市。
港交所改革的决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8年港股即使坠入了熊市,但全年IPO集资额却重回全球第一。
图片
2018年,港股新股量上涨29%至208只,延续了2017年的新高,同时融资额也大涨123%至2,866亿港元,打败2017年第一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蝉联冠军宝座,当中最大功臣当然是三只巨无霸 - 中国铁塔(588亿港元)、小米(426亿港元)、美团点评(331亿港元)。
图片
不过,IPO量及融资额虽然大幅上涨,但上市市盈率却是整体下滑:
41% 新股以10-20倍上市,同比增长16个百份点;
35% 新股以 20倍或以上上市,同比下滑8个百份点;
以40倍上市的新股从2017年21%大跌至2018年的12%。
图片
除此之外,以招股价范围中间值以下上市的新股亦有上涨迹象。
2018年,仅34% 新股以高于招股价范围中间值上市,低于2017年的 42%;约26.8% 新股更以下限上市,同比上涨10个百份点。
图片
再看另一组数据,较高市盈率的消费行业占整体新股比例增加,相比一向单位数字市盈率的房地产行业却在减少。
因此,并不是行业因素拖累了整体新股市盈率下降,而是大概率基于大市行情不好下,大老板们主动降低估值上市。
图片
2018年,虽然是港股IPO的高光之年,但对大老板们而言却不如表面般风光。
不过,能上市已是成功了一大半。相比下,内地上市行情更不好,不论新股量或是融资额均大幅下降。2018年新股量同比下降76%至106只;融资额同比下降39%至1,402亿元人民币。
图片
整体上市市盈率自然也是向下滑。
图片
上年出现突如其来的熊市,指数不断下滑,大市气氛不好,但港股新股量和融资额却大涨,打新回报仍然不错。
数据
另一方面,根据富途统计显示,如果不以上市首日计算,而是以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来统计,去年新股整体破发率达到72%。
这意味着,新上市公司的股价随大盘下行的趋势明显,即使打新能赚钱,但对于看中长线投资的小股东而言,基本上都是亏钱。
图片
供需失衡,破发阴影,老板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