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2 13:25:25来源:人民网
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49亿,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勾勒出当前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困难,在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惠民和数字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中国应对新挑战、建设新经济的重要力量。
“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城乡逐步实现“同网同速”
贵州省松桃苗绣传承人石丽平,把民族手工艺品带进直播间,介绍给天南海北的网友;四川省龙安乡63岁的农村老人陈明兰,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自制剁椒酱,成为村里的“电商明星”;21岁的藏族姑娘格绒卓姆,利用短视频平台销售虫草、松茸、牦牛肉干等特产,实现增收脱贫……互联网带来的开放、互惠、共享,正改变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从陆地边陲到千里海岛,网络信号全天候覆盖,“信息高速公路”延伸至千家万户,大大降低了网络的使用门槛。
《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较2020年3月提升6.1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6.3个百分点。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至98%。农村实现网络覆盖,城乡差异显著缩小,网络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被网民了解并参与。此外,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22.8%,互联网进一步向中高龄人群渗透。
“中国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的时代正在到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汪向东指出。
“数字鸿沟”不断缩小的背后,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随着新基建的推进,“网络盲区”将进一步消除,更多人将享受到智能时代的普惠服务。《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个重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0年6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6600万,3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
“数字经济”蓬勃兴起——
“互联网+”与产业加速融合
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连续3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全球第一,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3.0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GDP的比重达34.8%。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被迫拉伸了“韧带”,在供应链、企业管理和商业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中国经济“韧带”的韧性、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支撑。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49亿,占网民整体比例79.7%;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增速达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带动农产品上行提供了积极助力。生鲜电商、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等电商新模式也保持较快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57亿、2.48亿、1.38亿和6143万。同时,短视频通过激发用户需求提升商品转化效率,已成为主流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
新技术的加速应用,融易新媒体,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有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中国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指出,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加之新基建政策的利好,中国在产业互联网方面特别是工业互联网领域将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数字化将赋能并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数字服务”高效惠民——
大数据有力支撑疫情防控
通过各地共享“健康码”便利出行,在互联网医院远程求医问药,登录网上政务大厅一键办理各项事务……这是时下中国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形式多样、快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服务在维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稳住民生基本所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20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76亿,占网民整体的29.4%;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1.99亿,占网民整体的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