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6 19:25:01来源: 中国证券报
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认为,评级指标和得分的设定必然会影响理财公司的发展决策路径。若评级方案涉及理财产品结构、资产配置投向等投资管理层面,则将对理财产品的发展产生影响。当前理财市场已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过往充当规模增长利器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优势地位正逐渐减弱。
“随着协议存款监管趋严、手工补息禁止,高息资产减少使得过往理财公司通过释放收益拉高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以实现理财规模时点性增长的做法可能会越来越行不通。4月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就处于下行趋势。”张菁表示,若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的扩张不能助力评级或与监管倡导的高质量发展方向相冲突,那么通过现金管理类产品配置高息资产的重要性会继续下降。
培育权益类产品成长沃土
银行理财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健康多元的产品结构。然而,从当前市场状况来看,其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银行理财登记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高达96.34%,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仅为3.21%,而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非常有限。此外,记者从业内获悉,截至2023年末,大部分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为35%-45%。
这一失衡结构引发了业界担忧。“我们需要将自己定位为资管机构,而不仅仅是银行存款替代的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不能只着眼于客户的低波动偏好,而放弃对权益的长期追求。因为一旦权益市场起来,在当前各类资管机构同台竞技的背景下,没有做好承接准备的理财公司会非常遭动。”某股份行理财人士表示,希望未来非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能逐渐做大,其中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逐步提升含权类产品规模,二是着力发展一年期以上的长期产品,从而为实体经济注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而对于理财权益产品占比偏低的原因,另一位股份行理财人士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两方面,一是理财客群低风险偏好,二是理财公司权益投研能力积淀不足。记者了解到,多家理财公司已针对上述两大关键因素,积极着手调整优化战略布局。
针对理财客群普遍存在的低风险偏好问题,业内人士呼吁,构建有利于银行理财发展权益投资的健康环境。“我们的策略是不仅要在传统的银行理财平台推广产品,还要进一步拓展至非银行理财客户群,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基金公司平台拓宽客户基础。希望为银行理财公司引入多样化的客户来源,因为目前银行理财客户普遍具有较强的刚性兑付预期,对风险稍有感知就可能进行举报。客户群体的多样化有利于产品的丰富和创新。同时,我们呼吁适度放宽R4及以上理财产品首次临柜面签要求,使更多高风险偏好的客户能够便捷参与,避免因流程繁琐或不便前往银行网点而放弃购买产品。”业内人士称。
在权益投研能力提升方面,多家理财公司也针对性地进行了布局,如兴银理财的权益产品主打“小而精”模式,依托其内部平台,打造自己的权益投研能力。“权益类银行理财的投研与公募的差别是巨大的,公募追求基于业绩基准相对排名,而理财客户需要绝对收益,因此理财权益投研的择时能力非常重要。除了行业研究、公司研究之外,我们强调在自上而下投研框架基础上的总量研究、行业比较研究,强调均衡配置。”兴银理财表示。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重质”导向也有助于促进银行理财市场产品结构优化。非现管类理财产品更考验理财公司的管理能力,这可能更符合监管所倡导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理财公司需结合未来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偏好,做好产品战略布局,如在做好固收理财基本盘的基础上,适时对固收+产品、偏债混合类产品进行布局。此外,理财产品需进一步丰富投资策略,对除债券以外的多类别资产,如权益、黄金进行配置,以提升产品收益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