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3 04:09:02来源:互联网
当下,拿地榜单中的头部选手仍是央国企。从新增货值看,华润置地、中建壹品和中国铁建位列前三,一季度华润置地以444亿元新增货值占据行业榜单第一,中建壹品以412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二,中国铁建新增货值规模为243亿元,跃至第三。
此外,榜单中出现了多个地方国资企业。比如,石家庄城发投集团一季度新增货值总额182亿元,位居行业第六;中国雄安集团、湖北文化旅游集团、济南高新控股集团、广州城投地产、广州南沙交通投资集团等地方国资企业,均在榜单前二十行列中。
“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中指院表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布局,这与稳健型国央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滨江集团、绿城中国等民企则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
在业内看来,近期出台的多个新政,对提振土地市场较有针对性。比如,广州120平方米以上取消限购、深圳7090废止等,高端、改善型地块将成为更受欢迎的“香饽饽”,而纯刚需地块则可能进一步遇冷,土地市场将出现进一步冷热分化的局面。
供给之变
土地市场的新动向,背后反映了我国住房供给结构之变。
过去一年,在销售端尚未转暖背景下,政府推地、房企拿地谨慎,土拍市场较为低迷。为稳定土地市场,2023年9月底,自然资源部向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内容包括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
随后,各地政府纷纷取消土拍地价上限,重回“价高者得”的时代。在业内看来,这不仅是为提振土拍市场,也是响应新一轮房改的方向,助力构建“保障”与“市场”双轨供应体系。
未来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二是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遭业内称为“新房改”。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在过去“90/70”“限地价、限溢价和限房价”等政策之下,房企既要打造改善型、豪宅型等产品,又要配70%小户型、竞配建,导致商品房供给与需求并不匹配,并没有从市场真实需求出发,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真正的“豪宅”。
“破局,就需要土地和产品层面的供给侧改革。”他表示,未来商品房项目卸下公共配建、民生保障等各种负担,打造纯正的改善型房源;刚需和部分改善型需求则转向二手房市场,包括价格更低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现“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
过去一年,高端改善型房源已出现明显热销,2023年成为豪宅成交大年,重点城市总价千万以上豪宅成交规模稳中有增,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高价住宅成交放量。
孟新增表示,步入2024年,杭州、泉州、福州、厦门继续优化房屋销售价格上限要求,土拍规模不断优化调整,为企业打造改善性产品奠定了更好的基础。2023年22城高溢价(一般指成交溢价率超10%)地块成交规划建面同比上涨20%,今年各地优质地块继续放量,未来这些项目入市将进一步对改善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平安证券表示,“保障+市场”供给新体系正加速构建,未来刚需家庭购房将主要通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二手房解决,核心地段商品房主要面向有支付能力的改善型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