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经济

热点追踪

自媒体

主页 > 财经 >

前7个月银行“固收+”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减超三成 “+权益”产品成“双刃剑”

时间:2022-09-03 17:20:44来源: 证券日报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固收+”产品一直颇受追捧。然而,今年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固收+”产品不仅发行数量同比下降,业绩基准也有所下调。 《证券日报》记者从银行理财销售渠道方了解到,今年以来,由于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出现多次明显回撤,难以符合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的预期,导致投资者购买热情降温。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银行理财“固收+”新发产品数量下降的原...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固收+”产品一直颇受追捧。然而,今年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固收+”产品不仅发行数量同比下降,业绩基准也有所下调。

  《证券日报》记者从银行理财销售渠道方了解到,今年以来,由于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出现多次明显回撤,难以符合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的预期,导致投资者购买热情降温。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银行理财“固收+”新发产品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上半年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多数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发行策略;二是与单只理财产品管理规模大幅提升有关。在理财产品全面向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部分银行纷纷下调相关产品业绩基准。但李晔林同时强调,下半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相对震荡的市场环境中,与权益类产品相比,固收类产品仍是机构优选对象。

  “固收+”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减超三成

  “固收+”是一种投资策略,是以获取固定收益为本,辅以权益资产配置,力争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追求长期稳健回报。具体来看,“固收”是指用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底仓,获取基础收益,并控制投资风险;“+”部分是指在此基础上适度配置风险较高的权益类资产或另类资产,或采取打新、对冲等策略,在控制净值波动与回撤的前提下增厚收益。

  近年来,银行纷纷布局“固收+”产品,探索权益市场。不过,受今年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出现多次明显回撤,产品发行数量大幅下降。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固收+”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约为1.3万款,较去年同期下降35.6%,在同期发行全部理财产品中的占比由去年的49.3%下降至45.4%。

  在产品发行数量减少的背后,今年以来,部分“固收+”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也出现明显回撤。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新发行的“固收+”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融易新媒体,而去年同期为4.1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固收+”产品发行数量下降,主要是年初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带动“固收+”产品净值回撤。受此影响,投资者购买热情降低,甚至一度出现“赎回潮”。很多银行纷纷调低“固收+”产品业绩基准,是为了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

  记者从银行销售渠道了解到,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投资者对银行理财“固收+”产品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不少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近期“固收+”产品不好卖,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部分“固收+”产品未能有效控制权益类风险敞口,导致净值明显回撤,难以符合投资者获取“稳健收益”和“绝对收益”的预期,因此导致投资者购买需求减少。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记者表示,进入2022年以来,受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固收+”产品普遍难以达到业绩基准,新发产品也不得不调降业绩基准。业绩基准调降后,相关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下降,势必会影响发行量。

  固收类产品仍是机构优选对象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该如何布局“固收+”产品,才能满足客户对“稳定收益”和“绝对收益”的需求?

  “银行理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首先,理财产品已经全面净值化,但投资者的刚兑观念尚未扭转,未来急需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扭转其刚兑预期。其次,银行需要在‘固收+’产品的运作上更为谨慎,在积累足够安全垫之后再去加仓权益资产较为稳妥。”明明表示。

  薛洪言认为,“固收+”产品普遍是靠“+权益”来增厚收益,只有在权益资产整体上行的牛市环境下才更有效,但今年权益资产处于整体下行环境,不利于“+权益”产品运作,只会拖累相关产品业绩。因此,银行需要基于市场环境及时调整底层资产配置策略,结合市场环境配置差异化资产,更好地满足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

  谈及未来“固收+”产品发展趋势,明明认为,在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时代背景下,叠加利率不断下行因素,“固收+”产品因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益潜力,仍将吸引大批投资者。尤其是在权益市场回暖后,仍将是银行重点发力的理财产品之一。

  李晔林认为,在相对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固收类产品仍是机构优选对象,“固收+”产品的长期向好趋势仍将延续。未来银行理财市场或将以稳为主,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宏观形势研判上和权益类产品的选择上,将超预期风险因素对期望收益的扰动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彭 妍

标签:
7个月,银行,固收,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减超,三成,权益 
近期热点

最新消息:港股午评:恒指低开高走涨0.11% 申万H股破发大跌近 04-26

最新消息:雪山贷实控人疑似失联 一周前宣布将赴美上市 04-27

大博医疗(002901.SZ)2018年净利润升25.68%至3.71亿元 拟10派5元 04-27

中国环保科技(00646.HK)拟发行4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 05-02

融易媒体: 豪华车企寒冬凛冽!宝马一季度利润暴跌逾70% 拨备 05-07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