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14:27:18来源:生活在线
9月9日,国内基因测序设备龙头华大智造正式在科创板上市!这也是由汪建担任实控人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显示,华大智造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被业内称为生命科学工具第一股。
回顾华大智造成长历程,离不开早期股权投资机构的支持,IDG资本就是其中重要一家。在IDG资本合伙人刘羿焜看来,华大智造的专利保护能力、技术综合能力很强,公司通过自身研发,建立了很好的技术壁垒。
作为一家强调研究驱动的投资机构,刘羿焜指出,长久以来IDG资本对华大智造陪伴赋能,以主动投资的角色参与企业建设发展。未来将根据场景要素、产品技术,发掘更多的创新医药企业,推动医药细分领域进步,助力中国生命科学前沿事业发展。
资本助力“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第一股”
2016年,华大智造作为独立公司从华大集团拆分出来,以此前集团所收购的全资子公司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简称“CG US”)的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自主创新,逐步掌握基因测序、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475项。
在研发技术产业化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大智造业务布局遍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1300个用户,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科研、生产基地及培训与售后服务中心等。2019年至2021年,华大智造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0.91亿元、27.80亿元和39.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73%。
凭借先进的核心技术,华大智造在市场迅速崛起,也吸引到不少投资机构关注。
早在2018年,IDG资本就开始与华大智造接触。
“董事长汪建作为背后的掌舵者,战略眼光极强,同时对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很强的使命感,早在10年前就已判断到中国自主掌握测序仪技术的必要性。”回顾与华大智造的首次面谈,刘羿焜表示。另外,华大智造CEO牟峰之前在华大集团负责诊断业务,而华大智造的测序仪未来要进一步从科研仪器转变为诊断工具势必要面临临床规范问题,这正是牟峰所擅长解决的,团队整体执行效率极高。
“华大智造希望把中国生命科学工具的研制发展起来,推动中国生命科学研究进步,这与IDG资本支持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事业的愿景不谋而合。”刘羿焜认为。
不同于往常,在对华大智造的投资中,IDG资本花了大量时间去做商业尽调,尤其是对专利的尽调。刘羿焜带领团队对华大智造的高管、下游客户、竞争对手、海内外专家、和国内以及分布在全球的华大代理商,还包括很多只测试过华大产品但没购买的用户进行了访谈。“在华大智造项目上的访谈量是往常项目的三四倍。最终得出一个确定结论:华大智造的产品非常可靠。”
2020年5月底,华大智造宣布获得10亿美元B轮融资,该轮由IDG资本领投、CPE、华兴新经济基金、国方资本、华泰紫金、钛信资本、上海赛领、基石资本、上海鼎峰、国泰君安创投等跟投,老股东中信证券/金石投资、松禾资本等追加投资。
投后赋能效果显著 助力业务稳健发展
资金投入是在投资的开始,投后陪伴赋能更是投资的关键。
以IDG资本与华大智造的故事为例,鉴于华大智造业务范围辐射全球、业务技术要求高等特点,IDG资本在其业务发展上提供了诸多助力,帮助华大智造成为科创板的又一重磅医疗公司IPO。
比如由于基因测序的测序芯片和计算芯片等都涉及到很多半导体技术,IDG资本凭借丰厚的投资布局和资源积累,邀请来半导体领域的专家院士和产业内上市企业,为华大智造做内部分享论坛。“也是为了帮助华大智造更深入地和工业界合作,看如何能在芯片上对他们进行更好的支持。”刘羿焜说。
在业务拓展方面,IDG资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期间,IDG资本帮助华大智造对接海外客户,拓展市场;也与华大探讨合作基金,联合投资和联合培养华大智造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企业。
“从相知到交易,再到投后互相协调合作,这是一个合作持续深入的过程。”刘羿焜指出,公司和华大智造还合作了一个加速营孵化器,目前已联合举办了两年,每年都会筛选上百个创业团队,最后选出10个优秀生物技术创业团队进入加速营,为他们提供创业早期支持。
实际上,对于IDG资本自身而言,投资华大智造也是其医药投资的一个重要转折点,IDG资本从2003年就开始医疗投资,彼时的中国医疗行业更类似传统制造业,IDG资本沿着市场需求和制造业思路布局收获了一批明星医疗企业;从2015年之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推动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用技术创新来更多的满足临床需求。IDG资本投资华大智造也标志着其对医疗领域的投资重心从制造驱动,转向了侧重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