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02 16:14:12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昏暗的走廊里,挤满疲惫的家长,他们的目光投向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这些仅仅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要在密密麻麻的补习班和刷题刷卷子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周末。
“我也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啊,可班里其他同学都在补,我们不补就跟不上,考试成绩落后太多,小孩也不开心。”“我家二胎准备‘幼升小’,听说还要面试家长,胖的家长不要。”
家长们的窃窃私语如魔音一般难以隔绝,让人一边觉得荒唐、迷茫,一边又忍不住侧耳倾听。
谁想让孩子的童年牺牲在题海里?谁不曾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发过飙?可是不舍得又能怎么办呢?在不断提前的起跑线面前,教育成了当代中国家庭的痛点。
文艺创作立足当下,电视剧《小舍得》聚焦小升初群体,剧中两个家庭不同的教育理念不断碰撞、冲突,折射出生活中千千万万个家庭每天直面的教育命题。何谓舍?何谓得?该剧收官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小舍得》原著作者鲁引弓、该剧编剧周艺飞。
图片来源:鲁引弓微博
在影视剧里,随着剧情走向结尾,所有的矛盾都将在高潮中得到解答。而将目光拉回现实中,舍与得仍在观众心中盘桓,这是只能自己在成长中去体悟的答案。
教育是当代家庭的痛点
近几年,聚焦家庭题材的电视剧频创佳绩,成为剧集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今年4月,柠萌影业“小”系列第三部《小舍得》上线,相比于此前《小别离》和《小欢喜》关注的中考和高考,《小舍得》主要探讨了“小升初”的话题。
《小别离》剧照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三部小系列,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育,原著均出自鲁引弓之手。对鲁引弓而言,《小舍得》的创作有些“无心插柳”。
有着20多年媒体从业资历的鲁引弓,曾偶然写了一部描写“小留学生”的《小别离》。在影视剧的放大作用下,《小别离》出圈了,热心子女教育的家长成为鲁引弓的垂直读者群。
有一次,在从广州回杭州的高铁上,鲁引弓看到一家媒体做了一组关于课外补习班的系列报道,探讨的是补习班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的压力。看完后,鲁引弓随手转发到朋友圈,没想到收到铺天盖地的评论。“朋友圈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评论。”
家长对这个话题格外共鸣,抱怨给孩子补课的辛苦,“孩子哭,家长也哭”。“所以《小舍得》的创作来源于读者的推动和业界的推动。”
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子女教育经历,鲁引弓发现,虽然都是用功学习,但从没有近五六年那么“疯狂”。“现在的教育资源总比我们那时候更丰富吧,为什么大家反而更紧张了?我觉得这和社会大的转型期有关,这一代家长本身很多就是‘996’,加上社会发展这么快,他们一不留神就会发现自己的专业跟不上,需要不断地刷新知识,所以他们会把这种焦虑带回家。”
身在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上海,也是一个80后母亲,周艺飞接下了《小舍得》的剧本创作。
图片来源:周艺飞微博
“北京、上海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非常快,大环境之下,教育也很难摆脱其外。而且城市中产可能会更加焦虑这一点,因为这一代父母,他们很多人本身是靠读书改变命运,实现了阶层跨越。所以身为父母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孩子将来可能不如自己,考不上自己的母校,过不上现在的生活,所以才焦虑。他们认为阶层没有固化,向上的通道很难,但下滑的通道一直都在。”周艺飞说。
“前面的家长站起来看戏,后面的家长也必须站起来”
在写《小舍得》前,鲁引弓从未发现,原来小区里有那么多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压抑不住心中怒火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