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8 00:09:44来源:互联网
沉默一周之后,东芝的股东终于开始发起“逼宫”。
2021年4月26日,新加坡私募股权投资公司3D InvestmentPartners公开致信东芝董事会,要求就出售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并敦促东芝管理层收起对收购的敌视态度,以免吓退潜在的投资者。
4月以来东芝高层对PE收购的抵制已经让很多股东感到不满,而3D Investment Partners是目前为止公开发声的最重量级的一个。3D Investment Partners是东芝第二大股东全权委托的投资管理服务机构,掌控着东芝7.2%的股份。
4月6日,欧洲PE巨头CVC资本突然提议私有化东芝,整笔交易的价值将达207亿美元,这是2013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起由PE发起的并购。但东芝方面一直在设法抵抗这场“意外”的收购,而且看起来已经快要取得成功了。
4月18日,CVC资本宣布“暂停”收购要约,并表示收购能否继续推进取决于东芝董事会和管理团队的支持。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某位PE人士私底下表示,除非东芝最大的股东们发动“起义”,否则对东芝的全面收购是不可能的。说什么来什么,此次3D Investment Partners的公开信为这场收购战增添了新的关键变量。东芝曾经是日本最大的企业之一、傲视全球的产业巨头,但如今的东芝业务陷入困境,股价低迷,股东们早就对管理层充满着不信任。
这样的落魄豪门,正是PE巨头们的完美猎物。CVC资本是第一个下嘴的PE,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而其它大PE们闻到血腥味之后也纷纷凑了过来,KKR、贝恩资本、加拿大PE巨头Brookfield都已经表示出兴趣。
围绕东芝,近十年来全球最大的一场PE大战即将打响。
曾经日本的骄傲,为何沦落为资本猎物
“东芝”二字,曾经在全球家喻户晓。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东芝是日本制造的象征,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日本的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晶体管电视、第一台冰箱、第一台DVD都出自东芝之手。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中国制造开始冲击日本制造,但东芝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核能、通信等领域扩张。全盛时期,东芝是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制造商、全球前三的医疗器械厂商,还是日本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日本四大核能厂商之一,因海啸出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所用的机组就来自东芝。
在日本,东芝是毫无疑问的“国宝级”企业,国家的骄傲。如果倒退十年,没有PE可以去打东芝的主意。
但是,曾经不可一世的东芝帝国,却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逐渐衰败了。其中有外部环境的原因,2005年之后整个日本电子产业全线溃败,索尼、松下、日立、夏普等日企都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东芝不过其中之一。但也不能把锅全部扣在大环境头上,东芝的衰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祸”。
回顾东芝的衰落史,有两个重大的转折节点。
第一次转折发生在2011年,这一年东日本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不仅摧毁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也让东芝从2005年开始着力发展的核电业务遭受沉重打击,从此再也没能重新振作,成为东芝最大的财务黑洞。
第二次转折发生在2015年。2015年4月东芝承认,过去7年的财报都造假,虚报了1562亿日元的利润,连续3任社长都参与其中。
随后的调查中又不断发现新的虚报,累计虚报金额超过2000亿日元。如此大规模的财务造假震惊了世人,东芝的股价接近腰斩,形象也一落千丈,从“日本骄傲”成了“日本之耻”。
帝国的瓦解
从2015年开始,此前靠财务造假粉饰太平的东芝露出了本来面目,2015财年东芝净亏损4832亿日元,2016财年又净亏损9657亿日元,顿时陷入破产危机。
为了自救,东芝开始慌不择路的出售资产。从这一时期开始,东芝就是全球PE巨头们最关注的公司了,因为东芝的每一次资产出售都意味着一场资本的盛宴。
2016年3月,东芝将家电业务子公司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80.1%的股份卖给了中国的美的,作价514亿日元(约33.2亿人民币)。美的将获得东芝品牌40年的全球许可、获得超过5000项和家电相关的专利,并被授权使用由东芝持有的其他家电相关的专利。
紧接着,东芝又官宣了另一笔更大的交易,将东芝最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医疗设备业务整体出售给了佳能,作价6655亿日元(约400亿人民币)。
2018年,东芝先是以129亿日元将电视业务卖给了中国的海信集团,然后又以40亿日元的价格将PC业务卖给了富士康控股的夏普。
当然,最重要的还属出售西屋电气和东芝存储的交易。
2017年,东芝释出信号考虑出售子公司西屋电气,并将当时已资不抵债的西屋电气美国公司申请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