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8 04:03:41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H&M“碰瓷”新疆棉事件持续发酵,事件的“幕后推手”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也浮出水面。由于众多国际品牌均为BCI会员,使用取得BCI认证的棉花,因此当BCI暂停向新疆企业发放许可证后,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博柏利等品牌均不再使用产自新疆的棉花。
此次事件,也开始令人认识到BCI这类行业协会的重大影响力。独立评论人马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BCI是具有(棉花)定价权的,举个例子,(当一个机构)掌握一种商品30%的供给量和10%的采购量,就可以主导该种商品的定价权。”
BCI“排除”新疆棉花,谁得益?
根据BCI官网,其为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是世界上最大棉花可持续发展计划。2018-2019年度棉花季节,获得BCI许可的农民生产了超过560万吨“Better Cotton”,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约占全球棉花产量的22%;同时,BCI零售商和品牌成员采购了超过150万吨的“Better Cotton”。
据其2019年报告,计划到2020年年底供给全球30%的棉花产量,并将全球棉花产量的10%用作“Better Cotton”。
但BCI在“祭出”这雄心勃勃计划的同时,却于2020年暂停对中国新疆地区企业发放许可证。其在上述报告中表示:“经过2019年的调查、审查和审议,决定暂停在中国新疆的担保活动,该活动自即将到来的棉花季节(2020-2021年度)开始。这意味着在暂停许可期间,该地区将不会生产‘Better Cotton’。但是,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支持,继续支持该地区的农民。我们还聘请了一位独立专家,该专家正在对该地区进行外部审查并评估风险水平。”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BCI也经历了领导层变更,马克•莱科维茨(Marc Lewkowitz)担任BCI新任理事会主席,其原为美国Supim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而Supima正是美国Pima棉农的促销和营销组织。
中国棉花协会资料显示,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占到国内棉花产量的80%。而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产棉国。2019-2020年度,印度、中国、美国、巴西棉花产量分别为642.3万吨、593.3万吨、433.6万吨和300万吨。
不考虑中国其他地区,仅新疆的棉花产量便能超越美国,新疆棉花生产对全球棉花产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若以2019-2020年度全球共计2659.2万吨的棉花产量计算,新疆棉花产量全球占比为18.80%。
图片来源:中原期货截图
因此,BCI暂停向中国新疆企业发放许可证,意味着其供应链排除了80%的中国棉花产量,以及接近20%的全球棉花产量。
对此,马岗认为:“(此事)受益者当属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棉花出口国。”
《每日经济新闻》观察到,2019年美国棉花库存正值多年来高位。2019年美国棉花期末库存超过700万包,为近10年高位,而2018年期末库存尚不到500万包;同时,库存消费比也远超往年。
图片来源:中原期货截图
供应链、定价权“暗战”
截至2019年底,BCI拥有超过1840名成员,涵盖从农民组织到零售商、品牌的整个全球棉花供应链。对于BCI为何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马岗表示:“BCI拥有五类会员,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零售品牌会员、种植者组织、其他类别、社会团体。特别是零售品牌会员影响力大,比如耐克、阿迪达斯、H&M等大型跨国公司加入。”
马岗认为:“BCI可以通过库存、采购交付时间以及金融杠杆等方式控制价格,这在石油、铁矿石领域都是惯用的策略。中国是纺织大国,而纺织业最重要的用料就是棉花,因此棉花价格的波动将会影响国内企业在供应链所享有的利益。比如之前明明可以用5元采购的棉花,最后却花了15元,这之间的剪刀差,就被棉花出口商赚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