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1 13:01:41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从造飞机到修高铁,远距离交通影响着人们能走多远;从公交地铁到私家车,日常通勤则可能决定着“打工人”每天能睡多久。
过去若干年,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站在“十四五”的门口,当越来越多的人扎根城市,人的流向又决定了城市去向,城市生活品质自然成了人们“用脚投票”的重要参考。
日前,一份城市通勤报告就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显示,
在36个全国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1000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13%。
图片来源:摄图网
剥开“通勤苦”的表象,背后则是道路规划、职住分离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城市规划问题。
昨日出炉的《中国重点城市道路网结构画像报告》(以下简称《画像报告》),通过为这36个重点城市的道路“画像”,试图找出影响城市道路通达度的潜在症结。
“极端通勤”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周末,“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话题冲上热搜。
“一小时就算极端了吗”“我在汕头通勤都45分钟,更别说北上广了”“在北京一个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地方算近了吧”……种种吐槽也从侧面说明,承受通勤之苦者众。
实际上,45分钟,是一条理想的分界线。
《监测报告》指出,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达到90%,是城市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此前,上海、南京等地也提出,将45分钟通勤覆盖80%~90%,作为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与发展目标。
然而现实是,36个全国主要城市中,平均近四分之一的人,通勤时间都超过了45分钟这条线。根据《监测报告》,36城中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仅为76%,远低于90%的目标值。
整体来看,城市规模规模越大,45分钟以内的通勤比例均值越低。具体而言,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及Ⅱ型大城市的平均比重依次上升,分别为69%、74%、80%和83%。
来源:《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
4座超大城市中,仅深圳达到全国76%的平均线。北京不仅以58%的低值拖了超大城市的后腿,在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也是垫底。其单程平均通勤时耗47分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45分钟的城市。
特大城市中,4成未达到同等规模城市的平均水平;10座Ⅰ型大城市,虽然表现都在36城平均线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未达同规模城市平均水平的5座城市,分别来自中部(长沙、合肥)及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大连)。
城市规模与通勤耗时均值呈现的联系,将矛头指向了“人多”。按照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及Ⅱ型大城市的划分,正是以1000万、500万、300万的城区常住人口为分界线。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有一个流行的看法,通过疏散人口,可以治理城市病,特别是拥堵。但事实并非如此,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建高曾撰文指出,城市交通拥堵是人均交通空间过少造成的。而影响人均交通空间的因素,一是常住人口密度,二是建成区交通用地比重,三是路网结构。
周建高认为,建设用地比重低使城市人口过度密集,交通用地比重低使交通量过度集中于有限面积上,这是拥堵、事故等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在城市交通用地比重同等的情况下,优化路网结构就成了“通勤苦”的破题点之一。
道路“画像”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