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1 03:09:52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汽车产业正面临巨大变革,“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已成为当下汽车业的热点词汇,出行服务商也成为车企们的新定位,软件也大有取代硬件成为“汽车工业皇冠”的趋势。
在此发展过程中,车机的智慧程度往往被认为是汽车是否智能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车机,大概分两种形式:一种为手机连接汽车并投屏到车机上;另一种则是提升车机算力、性能和功能体验,为车机注入符合车载场景的应用生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两条车机路线孰优孰劣,业界一直争议不断。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曾说:“进了汽车还用手机,这是汽车人的耻辱。” 不过,也有人质疑在手机愈加强大的背景下是否还需要车机。未来,车机系统的呈现形态和方向究竟是怎样的?在智能车机系统这一赛道上,哪个玩家才能走到最后?一切还没有答案。
手机或不再是车机参考物
在智能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手机一直像是车机系统的参照物。
根据同济大学人车关系实验室研究与项目负责人龚在研团队的研究,智能座舱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2000年~2012年所处的1.0时代、2012年~2018年所处的2.0时代,以及2018年~2023年所处的3.0时代。而在智能座舱1.0时代和2.0时代中,车机的发展与手机的发展有诸多类似之处,比如大尺寸的触摸屏、语言功能等。
以车机系统的外在呈现形式为例,越来越大的屏幕尺寸似乎成为智能汽车的一种风潮,而这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有相似之处。
自特斯拉起,整个汽车产业开始刮起了一股“大屏风”,造车新势力拜腾更是将中控屏幕的尺寸做到了48寸,汽车似乎进入到“无大屏不智能”的状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对于越来越大的中控屏幕尺寸,龚在研表示:“更大的屏幕在短期内确实是一个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仅在信息和内容的呈现上已无法满足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车内氛围的设计和营造。”
龚在研认为,汽车行业当下正处于车内智能化系统的3.0时代,手机将无法满足并引领智能汽车体验3.0时代。“因为手机和车机的生态要全面打通比较困难,而且手机的解决方案缺乏沉浸感,场景定义也不够深入。”龚在研说。
不过,在小米人工智能部的负责人刘静看来,融易新媒体,手机与车机的场景虽然不同,但手机研发经验、创新经验以及一些运营经验值得车机学习。“两者的区别在于手机要以趣味性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时间,而车机则需要更注重驾驶安全。”刘静说。
各路玩家涌入赛道
目前在智能车机研发和商业应用的赛道上有很多玩家,但由于各个玩家出身不同,其车机系统的路线也各有千秋。首先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最初就以汽车使用场景为研发起点;其次则是像小米、华为等有着丰富的手机制造经验的企业,如今开始转变为智能终端供应商。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斑马网络,其斑马智行系统是基于AliOS系统推出的互联网汽车开放平台。斑马网络CEO郝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到车机与手机的区别:“目前比较多的车联网解决方案还是在用安卓操作系统,但它其实是手机操作系统。车机和手机移动端属于不同场景的业务,智能车机需要结合汽车使用场景和交互方式去做改变。”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晓庆 摄
此外,2019年成立的仙豆智能也是一家研究智能车机系统的公司。它在成立不久就与长城汽车、腾讯三者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围绕智能座舱、数据中台、数字化用户运营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今年4月, 长城汽车2020款哈弗F5上市,该车就搭载了三方合作的Fun-life智能网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