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0 00:24:56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卫生部官员声称新冠病毒D614G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融易新媒体,这些新冠病毒共享的同一祖先来自2019年年底。
实际上D614G并不是一个新突变,在疫情初期就已获分离鉴定。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科霍夫7月初通报说,早在今年2月份,发生这种突变的毒株就已被鉴定出来,当时它主要在欧洲和美洲传播。
这个10倍的说法靠谱吗?D614G变异究竟会不会使得已经研发的疫苗失效?
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采访多名国内外病毒学专家,他们表示对“变异让新冠病毒传播快10倍”的说法并不认同。
D614G变异是指新冠病毒S蛋白的第614号氨基酸由D(天冬氨酸)变为G(甘氨酸)。“出现D614G变异毒株不是件新鲜事,从我们监控的新冠病毒测序序列数据库上报情况来看,这个位点的变异很早就出现了。”生物信息数据领域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马来西亚早在3月就出现过D614G变异毒株。马来西亚3月已经发现了D614G变异的毒株,而传播快10倍的相关研究却是7月份的。这表明,此次马来西亚官员声称的D614G变异与传播快10倍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我们查找了新冠病毒序列数据库,马来西亚的序列最晚是5月底收入的,并没有这一研究依据的7月份的序列信息。”该负责人表示,仅凭现有的信息和数据,没有办法支撑D614G变异使得传播速度快10倍的结论。如果相关研究真的得出新毒株10倍传播速度的结论,也不会是D614G变异这一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还有其他未被关注到的原因。
科技日报记者发现,被相关媒体用于佐证这一论点的一篇题为《Tracking Changes in SARS-CoV-2 Spike:Evidence that D614G Increases Infectivity of the COVID-19 Virus(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变化:D614G增强传染力的证据)》的论文中明确表示:D614G变异可能与新冠肺炎患者较高的病毒载量有关,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这一结论是基于该研究小组对于999名患者的调查获得的。这一结论却鲜少在媒体报道中提及。
上观新闻记者此前采访了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教授、上海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王颖。
“公众其实不必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感到恐慌,这些变异造成目前研发疫苗失败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王颖分析说,因为从目前正在研发的疫苗类型来看,如果是灭活病毒疫苗,灭活病毒上所含有的表位数量众多,足以诱导免疫保护作用;如果采用的是病毒关键蛋白作为候选疫苗靶蛋白,那么需要对这些突变的位点做进一步分析,判断是否会让在研疫苗失效。
我们要辩证看待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研究结果。一方面,公众不必感到恐慌,因为目前在研新冠疫苗有足够多的位点可以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更何况很多基因位点的突变不一定会让疫苗失效;另一方面,疫苗研发人员应关注新冠病毒变异的进展,探究这些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意义,从而在疫苗研发中更加全面地把握候选疫苗的设计,确保可以诱导足够的免疫保护作用。
王颖还指出,新冠病毒的变异可能具有一定地域性,各个地区的流行株可能存在不同的突变。这种地域性与人种的遗传背景有关,所以在印度发现的73个新型变种,在中国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科技日报、上观新闻、新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