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产业 > 医药 >

药田种出新希望

时间:2025-02-08 04:25:01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正月初五迎财神,山西省五寨县胡会乡大胡会村村民任巧英家里一派“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炕头,吃着团圆饭,唠着药材账。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一千一二百块;这两年开始种黄芪,一亩地能拿到两千块钱。”54岁的任巧英说。

  2017年,乡里新成立的一家中药材公司发布了种植黄芪的招工需求,还承诺农户自种可以优惠价购买种苗、收获后再以保底价卖给公司。对中药材种植一窍不通的任巧英,决定去“碰碰运气”。

  头年5月撒下黄芪种子,隔一厘米撒上一颗;第二年4月挖出筷头粗、四五十厘米高的种苗,再将种苗移栽到大田种植,株距5厘米左右,10月下旬开始收获……任巧英渐渐摸清了黄芪的习性,又积极参与到黄芪育苗、移栽种植和收获加工的全链条中。

  播种、浇水、拔草、起挖、整理、切片、挑片……夏秋农忙季,任巧英清晨下田,每天最少干10个小时;冬春季,就到厂子里挑选、加工黄芪片。

  眼见着日子红火起来。仅2018年至2021年,融易新媒体消息,任巧英所在的五寨县正和堂药材有限公司与600户农户签订中药材合作种植协议,就带动人均增收3000多元。

  如今,五寨县有6000多人从事中药材生产,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也从2016年的1.8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万多亩,其中黄芪在2万亩以上。

  “中药材产业照亮了乡村振兴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干部、五寨县政府党组成员张东亮说,五寨是黄芪、党参等多种中药材的传统优势产区,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给予种植补贴,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优势品种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并指导当地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规范化种植中药材。

  这个年,任巧英没给家里添置啥新物件。“今年计划租上个百八十亩地,再多挣上些钱!”

  (记者田晓航)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近期热点

中日友好医院成立国内首个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中心 02-10

“2025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大会”聚焦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 探讨创 02-10

华东医药长效“少女针”伊妍仕M型注册申请获得受理 02-10

招远市人民医院携手齐鲁医院开通“乙肝临床治愈门诊” 02-09

惠民保助力肝肿瘤患者完成“钇90治疗” 通过补充医保报销22万 02-09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