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20:42:56来源:互联网
消息面上,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意见提出,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包括综合ICU床位和专科ICU床位,下同)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相关医疗机构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自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伊始, 3年间我国加速推进ICU床位建设。据《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全国重症医学科床位数5.7万张,而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床位数为880.7万张,ICU床位占比不足1%。但截至2022年12月,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国ICU床位总数是增加到了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ICU床位数是10.65万张,3年间增加了8万余张。但是,相较于国外,我国每十万人ICU床位数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据OEC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每十万人的ICU床位数中,德国为29.3张、美国为21.2张、日本为14.4张,而OECD的29国的每十万人平均ICU床位数为16.9张,而中国同期每十万人ICU床位数为4.8张,即使到2022年也仅达到9.9张,因此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CU床位数量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随着我国ICU床位的持续推进建设,按照上述《意见》中2027年18张/10万人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增量空间。而根据卫生部印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同时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因此,ICU床位增设有望进一步拉动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设备的配置大幅增加,相关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如果将视角进一步扩大至医疗设备,此前国常会审议通过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包括教育医疗设备在内的设备更新改造,此后多省份也相继出台细则支持医疗设备更新,如: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医疗装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并推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湖南省提出2024、2025、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8%、15%、25%以上;湖北省提出力争到2027年,每年更新CT、核磁共振、DR、彩超、直线加速器等设备300台套;广东省提出2024年底前更新医疗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及手术机器人等设备0.6万台,2027年底更新以上设备超2万台,2024年底前更新换代实验室等设备1500台以上,2027年底前更新换代3000台以上等。因此,预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有望推动教育医疗设备加快升级换代,带来相关设备采购需求扩容,对多个领域医疗设备和科研仪器企业产生利好。
操作策略:
在假期内外利好的共同提振下,A股市场迎来了5月“开门红”,不但三大指数再创近期新高,整体市场赚钱效应也较为显著。短线来看,技术上部分短线指标出现超买或顶背离现象,叠加昨天的向上跳空缺口形成向下引力,后市先抑后扬的概率较大。拉长时间来看,一方面,近期国内宏观经济需求端上行的节奏有所放缓、海外降息预期仍具较大不落实性,两方面都暂时难以给市场提供强力驱动;另一方面,政策上不断释放和落地“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和举措,又封杀了市场大的调整空间。因此预计阶段性有望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中期来看,一方面,当前上证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中长期安全边际及投资性价比依然较高。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复苏虽有波动但向好的大方向未变。此外,美联储今年仍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届时外部流动性有望明显改善,中期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操作上,轻仓者暂观望为主,但若遇调整,尤其是大盘接近下方缺口时,可适当逢低加仓;重仓者既可做些高抛低吸,也可暂持股待涨,待大盘接近3200点时,再考虑逐步逢高控制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62208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