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6 23:00:24来源:新媒体
鲁迅曾说,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新版《野草》除了全面收录原作23篇充满象征意义的散文诗之外,还特别收录了鲁迅经典诗歌15首,以及《坟》《热风》《华盖集》等文集中的41篇经典散杂文。读散文诗,可见鲁迅的情绪;读诗歌,可见鲁迅的个性;读散杂文,可见鲁迅的思想。在本书中,鲁迅将自己的脆弱、怀疑、彷徨、自我否定展现给世界看,并在自我拷问与自我矛盾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大论辩。
百年前的时代觉醒,百年后的人间清醒。读懂鲁迅,就读懂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些人。
这是一本散文诗集,来自鲁迅先生,是他众多作品中最遭忽视也最遭低估的一部!
在这本书里,鲁迅先生借秋叶、死火、血痕等种种意象,满腔悲愤地揭露了,中国至暗时代下人性的怯懦和麻木。
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回避和粉饰太平。
他勇猛解剖自己的内心,“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字字句句都力透纸背,深刻、犀利、直中要害。
这是一本值得每个中国人认真读、常读、掰开了揉碎了读的神作!
它会时时督促每个人,勤拂拭自我——
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都要尽全力去保持清醒的灵魂。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瓣9.1的《江城》是三部曲的起点,讲的是何伟在重庆小城涪陵支教生活的故事。随手一翻,就是平凡又动人的人世百态。比如何伟多次写到当地人的“笑”。后来他明白了,在那笑容之下,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和隐忍。再多的不幸、劳累,都只能用笑来表达。读《江城》,总让书单狗有种照镜子的错觉,一字一句,都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但总能看见很多生活里从不曾在意的细节。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寻路中国》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