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产业 > 文化 >

东西问|邵凤丽:为什么用“小时”而非“大时”?(3)

时间:2024-05-14 14:30:02来源:互联网

  2021年北京玉渊潭公园春季赏花文化活动在春分节气开幕,一名穿汉服的游客在樱花树前拍照。易海菲 摄

  三是应加大社会传播力度。与其他国家的学者、研究机构和文化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对中国传统时间刻度和历法的跨文化理解;将中国传统时间刻度与历法融入旅游开发,举办相关主题展览、文化节庆活动等;融入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使受众通过艺术欣赏与体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魅力。(完)

  受访者简介:

  邵凤丽,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全国非遗名词审定委员会民俗分委会委员,辽宁省文旅融合非遗专家。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先后在《光明日报》《民俗研究》《文化遗产》等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传统节日与社会治理——基于辽宁满族村落的田野侦查》《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家风家训与乡风文明建设——山西闻喜裴柏村的个案研究》等多部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及多项省级科研课题。


近期热点

东西问|邵凤丽:为什么用“小时”而非“大时”? 05-14

大足石刻的禅心与尘世 05-1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研 05-14

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举行 05-14

从武王墩的草木间,我们看到了什么 05-14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