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4 17:39:04来源:融易新媒体
虽有原平安董事长李源祥加持和“分改子”后内地发展阻碍消除,但互联网保险崛起、代理人优势下滑的情况下,友邦保险上半年业绩“全面”溃退!而作为友邦新支柱的内地业务,其增速似乎也伴随着产品“价格昂贵”、营销员制度存诟病等问题而显得疲软。
尽管友邦“分改子”申请获批,其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最大阻碍消失了,但业务却并未随着阻碍的消失而有所增长。友邦的产品是保险中的奢侈品,“贵”的标签众所周知,作为“全国唯一外资险企”,其品牌溢价正在消逝,这家保险百年老店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友邦保险披露的2020年中期报告中公司上半年业绩整体下滑,其中新业务下滑最为明显。除香港业务继续下滑外,友邦在内地市场的表现也欠佳,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内地下降13%。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友邦内地市场业务增速开始超过香港,且表现强劲,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逐渐成为友邦的业务支柱。但增速背后不乏内地人民对其“价格昂贵”、营销员制度的诟病,外加上半年疫情之下互联网保险的崛起,友邦代理人优势下滑影响,友邦的内地业务增速似显疲软。
友邦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率“全面”下滑
自去年以来,友邦保险可谓动作不断,从高价挖角原平安保险董事长李源祥等高管任命和“分改子”后快速扩张等一系列事件造势,但面对内地本土龙头和后起之秀,想在内地分一杯大羹,对友邦来说并非易事。
近日,友邦保险(1299.HK)披露2020年中期报告,不同于以往的稳健业绩,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之下,友邦保险经营数据并不好看。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友邦保险总收益196.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242.76亿美元同比减少19%;上半年净利润21.97亿美元,去年同期38.64亿美元,同比减少43%,几近“腰斩”。保费方面,上半年,友邦保险实现172.68亿美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48%,增速也明显慢于往年。
尤其是新业务出现明显下滑。新业务年化新保费下跌24%至25.79亿美元,新业务价值下跌37%至14.1亿美元,新业务价值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至54.4%。而由于新业务价值下跌和导致内含价值年化营运回报降低至12.9%,使营运差异仅维持正3.89亿美元。
从渠道角度来看,上半年,代理分销渠道的新业务价值下跌29%,占整体新业务价值的78%;合作伙伴分销渠道新业务价值下滑49%至3.35亿美元。减少主要来自香港的零售独立财务顾问渠道,而这背后是中国内地访港旅客人数在上半年处于低位所致。
内地居民赴港购险的最高峰是在2016年,为香港保险贡献了40%的保费收入,而后逐年下滑。内地赴港购险的诸多限制下,使得其香港业务陷入疲软——直到2019年外资保险准入门槛降低,友邦保险很快促成了“分改子”,使得内地的扩张不再受到限制。
业绩疲软下的友邦将业绩增长的砝码压在了内地。
但从按分部划分的新业务价值表现来看,友邦保险新业务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香港市场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达68%;其次为马来西亚,下降36%;新加坡下降24%;中国内地下降13%;泰国下降7%。
无独有偶,友邦保险上半年的投资收益也表现不佳,实际收益率1.8%,形成33.8亿美元的投资负偏差,股票亏损达到31.6亿美元。
内地成友邦新引擎背后隐患:“智商税”或难再收,代理人优势下滑
说起老牌保险公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人保和国寿,但相比之下,友邦的历史更为悠久,算的上是真正的百年老店。
公开资料显示,友邦保险成立于1919年,多年来一直深耕亚太地区,表现一直不错。作为亚洲最强的外商独资险企,其开辟的个人营销员体制曾经一度成为国内险资的学习标杆。而如今这家百年险企也面临困境,最依赖的香港地区新单保费增速下滑,对比之下内地业务增速靓眼。
据财报显示,近年来,虽然友邦保险在内地发展区域受限,但内地业务增速超过香港:香港业务新单2018-2019年同比增速分别为8.18%、-11.27%,而内地2018-2019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2.22%、17%。
实际上,2019年在国内龙头险企新单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友邦保险内地新单保费仍能保持两位增长并取代香港地区成为友邦新引擎和内地保费相对香港的价格调整无不相关。
据悉,2016年底以前,很多人都去香港买保险。彼时,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相比,虽然香港保单要比大陆保险稍微麻烦一些,但无论是价格还是保障范围,其优势很明显,仅保费就比内地便宜30%甚至更多。
不过2017年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大陆很多保险不仅保费比香港更便宜,保障范围也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内地保费相对香港便宜了不少,但便宜背后内地人民也为友邦保险提供了不少“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