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03:28:27来源:中国经济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入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呈现融合发展态势。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动力电池标准、汽车与电网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新生态。
冯兴亚代表介绍,截至目前,广汽集团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超过450亿元,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专利1.8万多件,成功培育了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一批科技企业。去年集团实现汽车产销突破25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自主品牌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8万辆。
动力电池的发展水平关乎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进程,然而动力电池标准化程度不足,导致研发成本增加、产业链协同困难、资源浪费及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对此,冯兴亚代表建议,要探索统一大功率充电标准及换电标准,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方面,冯兴亚代表认为,风光发电存在强随机性和波动性,电动汽车可作为移动储能单元,能实现规模大、成本低、响应快的分布式储能,为电力系统供需平衡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当前,还要继续完善技术及标准体系,健全电价及电力交易机制。
新能源汽车生态布局在阔步前行的同时,关键技术领域芯片产业仍存在“卡脖子”难题。对此,冯兴亚代表提出,要从提升设计水平、强化车端应用、完善应用配套三方面着力攻关,牢牢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围绕汽车行业智能化这一焦点,冯兴亚代表呼吁从立法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亟需立法进程同步跟进。(经济日报记者 刘 亮)
李书福委员:激励引导减碳降碳
“我国汽车产品低碳优势明显,且商用车电动化转型减碳潜力巨大。”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融易新媒体消息,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可进一步发挥“链长”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有效降碳。
李书福委员表示,得益于政策引导和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的大力推广,国内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显著改善。但汽车产业减碳潜力仍然巨大,比如,占国内汽车保有量约11%的载货类商用车排放了全部汽车一半左右的二氧化碳,商用车碳减排对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智能驾驶、绿色甲醇、氢燃料等新兴技术与商用车低碳化紧密结合,为国内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3年累计出口汽车522万辆,同比增长57.4%。但一些国家出台了“反补贴”“碳关税”等政策,类似的“碳壁垒”给我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带来阻碍。李书福委员建议,为保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要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出台碳管理相关机制及政策,规范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李书福委员表示,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国内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进一步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优势,汽车产品亟需成为2025年出台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的产品之一;同时,要努力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规则衔接互认。此外,业内期盼尽快完善相关积分管理办法,促进行业更加积极地推动减排降碳,从而在全球碳博弈中打造中国汽车的低碳竞争力,补齐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的短板。(经济日报记者 徐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