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0 15:22:11来源:融易新媒体
云面试的“酸甜苦辣”
云面试在疫情中悄然“壮大”,宅在家中就能找工作,不用四处奔波,无需采买行头。这一切看上去很美,但这种低成本招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招聘企业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
上海一家企业从2月10日开始云面试,迄今其采购经理职位的5个候选人有3个拒绝了offer。尽管这已经是目前环境下的最优解,但人力资源专员孔丽还是感到自己的很多努力白费了。
“因为线上面试成本低,offer拒绝率比往年高了很多。”孔丽说,很多人在家认为反正是次机会,只是尝试一下,至于是否真正与意向匹配,并没有考虑清楚。等到后来招聘人员觉得他还不错时,他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不接受offer。
孔丽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大型新能源外企,招聘职位受疫情影响不大,今年的招聘方案依旧按照年前规划好的来。一般情况下,要进入这家企业需要经过5轮考核。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从电话沟通到安排业务部门面试,从上海到北美总部视频面试一步步推进,再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设计薪资方案,整套流程下来要花费不少时间。但现在因为疫情,招聘计划需要调整。
在求职者看来,这家企业平台很好,行业有前景,但薪资相对不高,工作强度大,而且距离市区要2小时左右的车程,性价比不算高。
线上面试虽然带来了便捷,却也模糊了到场代表的诚意。孔丽说,在以往,如果要看候选者的求职意愿是否强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他们是否到现场。如果候选人在嘉定区,上午10时面试,从家里开车就要两三个小时,有人会为了这个工作机会,提前一晚到公司附近订酒店,这样就会知道他肯定是很看重这个机会的。包括很多苏州、杭州的候选人,孔丽会建议他们到上海来面试,如果他珍惜这次机会,就会来,这样的候选人成功率也比较高。
安徽的一家大型教育公司也发现了类似问题。在招聘市场、销售岗位时,面试官反馈候选人并不是很重视,从着装等线上的准备程度来看,效果不是特别好。该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士表示,求职者的意愿度等各方面跟线下面试还有一些差距。
为了更精准地筛选候选人,孔丽决定把对候选人性格心理等的综合考察放到前面进行,然后再决定是否推荐到业务部门面试。
在前期电话沟通中,他们会聊得更深更久。比如,对于常常出差的岗位,要仔细了解候选人的家庭情况。自己和家人是否在上海,孩子多大?同时提前告知可能的风险:你能否接受这个范围的薪资?这样的工作强度,再加上照顾家人可能身心会比较疲倦,有没有考虑清楚,现在是迎接这样的挑战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吗?
面对疫情,本打算换工作的职场人也调整了求职计划,选择趋于保守,比如不跳槽,或就近求职。根据智联招聘今年2月的调查数据,34%的求职者处于观望状态,认为一切都还不能确定,26%的求职者选择在本省市找工作机会,12.2%受访者明确表示放弃去外省市求职的念头,还有12.9%的人直接放弃原本换工作的打算。
孔丽原本在春节前和一位候选人谈好了offer,准备年后让他入职。但是候选人所在的宁波是疫情重点城市,在家隔离14天后,到上海还要再隔离14天,候选人觉得花费太多时间,后来选择了离家近的公司。
“如果知道有这种事情发生,我也不会辞职了。” 疫情发生以来,在上海工作的90后张蓓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存款,现在有些焦虑。张蓓春节前辞职了,最初,融易新媒体,她打算花上个把月找个满意的工作。但投出简历后,3周里,张蓓只接到了两个电话。而去年求职时,一周每天至少有两个面试。
现在每月还有房租要付,4月又可能遇到求职高峰,僧多粥少,她决定调整心理预期,尽快解决工作问题。3月的第一周,她找到了工作。虽然新公司所在的行业比较冷门,但公司规模不小,成立的时间也很久,比较有保障。“如果是个创业公司,我可能不会考虑。”张蓓说。
有统计表明,疫情影响下,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与20-99人的小型企业在招聘数占比和投递数占比上,都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缩。但环比看来,招聘职位数分别较疫情初期有所上升,反弹势头较强。
对中小微企业来说,降本增效是疫情期间招聘的主要考量。第三方平台推出的视频面试、云选才等服务,虽然节省中小企业的招聘展位费、差旅费等,但中小微企业的相对抗风险能力仍然让求职者心存顾虑。
据悉,四川省推出了政策组合拳,通过为企业减负来稳定就业岗位,通过奖补来扩大用工需求,通过帮扶来拓宽就业渠道。目前,各地正逐步推出“政策包”,从社保、税收、稳岗补贴等方面助力用工企业渡过难关。
(应采访者要求,孔丽、张蓓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