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2 18:04:22来源:健康时报
你爱喝甜饮料吗?甜饮料摄入过多危害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吗?
2022年7月,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发表在《欧洲公共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2019年,30年间我国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35%。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因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4.66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95%。男性因含糖饮料死亡的人数以及过去30年中的死亡人数增加幅度均高于女性。
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负担尤为突出。在过去30年中,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
研究作者指出,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作为一种行为危险因素,与超重肥胖、高血压、红肉摄入、饮酒和吸烟一样,都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普遍。
糖摄入过量,从上到下伤全身!
1、伤心
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2、伤胃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魏玮2019年发文表示,富含糖分的食物如巧克力、蛋糕、软糖会引起胃酸分泌的增多及食管括约肌功能的减退,导致患者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可能加重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
3、伤肝
山西省中医院肿瘤三科医师裴云霏2018年发文表示,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不仅易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诱发脂肪肝,而且还会使胃肠道的酶分泌过多,影响食欲,加重胃肠胀气。所以,日常应少食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品等。④
4、伤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治医师周悦玲2019年发文表示,高糖饮食会引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进一步引起糖尿病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等。
5、伤牙齿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马冠生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会酸蚀牙齿,增加患龋齿风险。
6、伤眼睛
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主治医师陈思萍2016年发文指出,糖分摄入过多有可能会增加近视的发生几率或加重近视的程度。
7、伤皮肤
浙江省台州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何晓琴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内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的弹性变差,融易新媒体,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尤其是白砂糖等精制糖。
8、伤骨骼
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骨质疏松科主任医师叶进2018年发文介绍,一些中老年人的补品中也常常有糖分出现,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易导致骨质疏松。
减糖限糖记住九句话
糖不是一点都不能吃,只是在现在物质充足的情况下,一定要控制糖的摄入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想要限糖,记住9句话。
1、日常尽量不喝各种甜饮料。偶尔一次聚会也就罢了,自己不要主动喝。
2、直接吃水果,市售果汁和榨的“原汁”应控制在1杯以内。自己榨果蔬汁尽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避免含糖过多。
3、乳酸菌饮料限量饮用。认真阅读食品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项。
4、若每天要喝一杯红糖水或蜂蜜水,最好远离其他甜食、甜饮料,饼干、曲奇、巧克力之类最好免掉。
5、喝咖啡尽量少加或不加糖,喝牛奶、豆浆也不要加糖。
6、号称“低糖”的产品,要看看它是否达到营养标签上说明的低糖标准(100毫升液体或固体当中的糖含量是否低于5克)。
7、焙烤食品尽量控制数量。自制面包、饼干、点心除非不加糖,否则也不是可以每天放开吃的理由。
8、日常家庭调味,尽量不要养成喝粥加糖的习惯。甜汤要少喝,做菜放糖最好限制在不明显感觉到甜味的程度。
9、小心“营养麦片”和各种“糊粉”类产品中添加的糖。
来源 | 健康时报
编辑 | 徐雪凝
审核 | 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