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2 04:56:44来源:上海热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千呼万唤始出来。
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下面的每一个数字的意义都非同小可。
01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核心数据速览:
总人口:141178万人
人口增长: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
劳动年龄人口:89438万人,占63.35%
老龄化水平: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
性别比: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
今天(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
梳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数据中反映的几大重要信号。
趋势一:总人口仍保持增长,但增长量放缓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趋势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 人口老龄化加剧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
宁吉喆表示,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智慧、传承、发挥和需求拓展扩大。
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人社部也指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样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趋势三: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劳动力素质提高,中国正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劳动年龄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与2010年相比,15至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
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是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宁吉喆表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也表示,融易新媒体,如果说人口红利支撑了过去几十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崛起,那么人才红利将能支撑未来几十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完全可以凭借世界上最庞大的理工科人才储备,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02
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意味着什么?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撰文分析指出:
低生育率影响意味着劳动力规模持续萎缩,2050年将比2019年大幅减少23%。
随着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萎缩,劳动力成本将日益上升,部分制造业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迁移。
从边际上看,中国人口红利已经结束,面临“未富先老”局面,未来储蓄率和投资率将逐渐下降,消费率将逐渐上升,经济潜在增速下滑。
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
从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对比看,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分别在1978、1981、1994、2019年,当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1.2%、9.2%、5.8%、12.6%。
美国、日本、韩国、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6%分别是在1990、1992、2015、2019年,当时人均GDP分别为2.4万、3万、2.7万、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