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14:03:21来源:互联网
媒体评论指出,“流动菜市书屋”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图书馆,不仅为市民提供阅读空间,更是倡导一种重视精神文化的生活方式,还能为菜市场的商户们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商户是外来务工者,夫妻俩一起经营,没时间照顾孩子,又不放心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于是不少孩子放学后和处于假期时,只能待在摊位旁写作业。市场嘈杂的环境显然不利于学习,这时流动书屋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阅读空间。
(图源: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菜市场,向来是“烟火气”最生动的体现,在菜市书屋就有标语写着“左手烟火 右手书香”。
就在不久前,《工人日报》还采访到了一位在菜市场写书的摊贩,透过她的笔触让更多人感受到菜场人间。
菜场作家的“双面生活”
早上6点,陈慧起床后简单收拾了房间,便骑上摩托车赶往镇上的小姨家,她所有的货物和卖货用的小推车都放在小姨家的大院里。
陈慧的速度很快,6点半,她就已经推着摆满五颜六色杂货的手推车,出现在浙江余姚梁弄的一家菜市场。
清晨,她是推着小车的杂货贩;下午,她是自由创作、写市井百态的文学作者。正是在这个待了十余年的菜市场,陈慧看见了人间的精彩。
在菜市场看见人间精彩
“菜市场对我来说是一个谋生的地方。最初确实有一种遭迫的感觉,我刚摆摊的时候才29岁,有两年非常不适应。”陈慧说,那时总觉得摆摊不体面。“但是当你需要生活的时候,生活是最重要的,柴米油盐要从这里赚。”
在陈慧的印象中,很多人都是在“块儿八毛”的生意中和她成为朋友的。她说:“到现在将近20年,我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梁弄方言。也正是这个一地鸡毛蒜皮、各种气味大集合的地方,让我看见了人间的精彩。”
摆摊与写作都是生活本身
2010年,陈慧开始把自己身边的故事写成文章,有的是童年往事,有的是菜场见闻,并发表在余姚本地新闻网站论坛上,引起了论坛版主、余姚当地作家沈春儿的注意。此后,陈慧的写作有了当地文学界和政府的支持,并于2018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
6年来,陈慧共出版了3本散文集。她说,摆摊与写作,都是她生活的本身,“前者保障了柴米油盐的细水长流,后者滋养了春夏秋冬的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