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04 17:48:42来源:融易新媒体
人员调集难度大
施工现场,项目几乎每天有4000多名工人和近千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24小时轮班作业,时值春节假期,许多农民工都已返乡过年,短时间内如何调集这么多工人?
1月23日进场当晚,中建三局迅速调集了武汉市正在加班的5个建设项目中的1400多名工人,场地平整等工作才可以迅速展开。与此同时,广发“英雄帖”,通过劳务分包公司迅速召集工人。湖北含璋劳务公司总经理付剑平说,1月23日晚接到通知后,24日一大早就带着一辆大巴直奔恩施,沿路到宜昌、荆门、荆州、仙桃等地接回工人;同时,又动员武汉周边农村的工人结伴前来。
物资需求量巨大
现场物资需求量巨大(箱式板房需求量达1650间,各类门达1500樘,混凝土需求达1.4万方,HDPE膜需求量达10万平方米),春节期间临时备货,型号也会出现参差不齐。
中建三局坚持系统协同,紧急抽调具有丰富医疗建筑经验的技术骨干,直接派到武汉市消防审验中心、市疾控中心及各参建单位全程协同设计院共同设计图纸。物资采购团队第一时间将现有能采购到的物资设备及时反馈到设计院,有的放矢地根据现有材料设备出图。进入施工现场,虽然厂家生产的板房规格型号都存在差异,但中建三局对集装箱进行 “精准定位”的深化设计,将不同厂家的材料科学有效拼装到一起。
组织协调难度大
中建三局牵头,联合武汉市政等多家单位参与,各类专业分包单位更是达到上百家,整个火神山建设现场,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物资有限、参与单位众多,如何协同作战发挥1+1>2的效果?
各单位的联动作战是重中之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组织体系,现场成立了武汉城建局、中建三局、参建分包单位三级指挥作战系统,所有单位凝聚共识、统一调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各参建单位无缝对接,市政配套单位全天候服务,高压线、燃气管道仅用时一天就改迁完成,为工期推进提供保障。在这个7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从160人到近千人,劳务工人从240人到4200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从300台到近千台,现场作业实行两班轮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
安全防疫难度大
近千名管理人员、4000多名工人24小时不停歇赶工。可是,疫病就在身旁,自身的防疫又如何保障?
各参建单位均把现场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组建安全防疫管理团队,分成两个安全小组与现场施工同步“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安全监管。项目建立了“5+3+8”模式开展防疫工作,“5”即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设置5处固定的红外线测温仪,“3”即在施工现场设置3处流动测温点,“8”即8位管理人员随身携带测温仪现场巡查测温,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每天监测体温不少于4次。火神山工程开工至今,施工现场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参建人员未发生一起疫情感染状况。
感染防控难度大
火神山医院将集中收治患者,减少疫情扩散,而在院内,又如何保护医护人员,融易新媒体,防止交叉感染?
医院以“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为原则,采用严格的“三区两通道”设计,医护人员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每进入一级区域,医护通道与病患通道完全分离。在隔离病区病房内设有一个由两层玻璃和紫外线系统构成的传递舱,病人的餐食和药品都会从这个传递舱传递进来,通过传递舱内的紫外线系统消毒,避免感染。每个病房安置有两个床位,房间内有独立的卫生间,多重保护下,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污染治理要求高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医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又临近知音湖边,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污染环境,建成后又能否达到环保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 用“两布一膜”解决施工污染难题,医院铺设了5万平米的高性能防渗膜,让污水和废弃物无法渗透下去。医院的管网实施全封闭运行,搭设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网,确保不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周围的湖泊。每间病房均分别单独设置不循环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负压系统,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洁净,排出气体经消毒后才会排入空气中;在1号病房楼南侧设垃圾焚烧炉,固体废物集中焚毁,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王腾 周雅文 徐涛 潘海亮)
原标题:十天十夜 武汉火神山医院这样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