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1:59:02来源:新媒体
“往前走,转方向,轻压左方向舵!”
“角度跟上,转方向,注意飞机高度!”
在北京市昌平区的蓝天飞扬飞行基地,穿着一身黑色运动衣的吴海宁正指导学员练习。待无人机平稳落地,他们走到“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前,认真分析无人机刚刚的飞行轨迹。老练的“飞手”,都是靠不断总结“飞”的经验而成长起来的。
30岁的吴海宁是一名无人机驾驶员,用他的话讲,“我们在地上开飞机!”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成为一项新职业。近年来,伴随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无人机驾驶员需求旺盛。数据显示,到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无人机“飞手”成了“香饽饽”。
“开无人机是件很酷的事”
吴海宁是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吴坊营村人。2019年,延庆区人社局面向全区青年开展无人机驾驶免费培训,打小就爱玩遥控车的吴海宁报了名。不承想,这次培训为他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开无人机是件很酷的事!”几堂课下来,吴海宁就被这个“会飞的机器”迷住了。从无人机的原理、用途、维护到实操,吴海宁学得认真、练得起劲。培训结束后,他成功考取延庆区首批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在吴海宁看来,这不仅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吴海宁分享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两名“驴友”到北京市昌平区一座野山游玩,结果走失。“山区面积大,单靠人力搜寻较慢。当地有关部门找到我们,想用无人机热成像辅助地面人员搜救。”吴海宁回忆说,“我们通过无人机最终确定了被困‘驴友’位置,并为搜救人员指引下山路线。”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疫情期间。吴海宁和同事们组成了一支无人机防疫团队,为延庆区上百个村庄喷洒消毒液。“喷洒前,我们会喊话通知村民。然后将消毒液装在无人机上,从约20米的高空喷洒下来。”吴海宁介绍,2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村的防疫消杀,效率是人工的十几倍,且效果更好。
通过这些事,吴海宁深深认识到,不能仅让无人机飞起来,还要把技术练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吴海宁最近经常出差培训无人机驾驶员。直接原因在于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飞手”需求增加。目前,无人机已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气象观测、电力巡检、航空测绘、影视航拍等多个领域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产业也不断壮大。吴海宁表示,无人机生产厂商多了,机型较以前更先进,功能更丰富。比如,起初多是一些组装机,现在产品集成度很高;之前没有避障功能,如今很多都配备了避障系统。
据介绍,无人机类型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固定翼,这类无人机翅膀形状固定,靠流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即具有四个或更多旋翼的直升机。
“直升机起飞不受地形限制,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但高度低、速度慢、续航时间短,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等;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续航时间长,适合全管段巡航、通信巡线、航拍等。可其速度快、转弯半径大,还要专门的起降场地。”谈起不同类型无人机的特点,吴海宁如数家珍。
“看似简单,实则要眼观六路、胆大心细”
从无人机“小白”到“老‘飞手’”,需要专业训练。
在基地,50来岁的姚先生头戴一顶草帽,聚精会神地操作遥控器。他要让无人机顺利飞出“8”字航线,这是考核内容之一。姚先生从宁夏来,从事通信行业,在飞行基地已经培训了12天,基本操作都已掌握,但通过“模拟飞行训练系统”显示的轨迹看,仍不够熟练。
“无人机搭载通信设备可实现临时通信网络的快速部署,尤其碰到应急事件时,它将发挥大作用。”姚先生说,刚来时飞得差,如今每天练习,手感好多了。“坚持训练,不断总结,争取尽快通过考核、拿到证!”
和姚先生同期培训的,还有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的王世玉。王世玉是90后,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认真听教练员点评。
“练得咋样?”面对记者提问,王世玉答道:“总体不错,在方向的把控和速度配合上有欠缺。过两天就考试了,还要多练习呀!”
无人机与环保有啥联系?“我的工作日常,就是监测工业园区企业排污,排查入河排污口,巡查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行为等。”王世玉介绍,无人机技术的运用,使得生态环境监察从平面巡查变为立体巡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正聊着,“嗡嗡”的声音离记者越来越近。望着学员驾驶的无人机,记者忍不住试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