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20:41:02来源:互联网
“我居然有这么多成果。”4个月的实习结束,吴可妮整理实习鉴定表时,惊讶地发现一页A4纸已经写不下她发表的作品目录。
吴可妮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名大三学生,今年2月底,在学院统一组织的专业实习下,她进入一家中央级媒体实习。最初,吴可妮有些紧张,“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这种担忧促使她更细致认真地完成每项工作:选题会前准备多个选题,构想思路;反复阅读以往的见报文章,学习写作框架;仔细对照发表后的文章和自己的原稿,思考编辑老师的修改用意……
“第一篇文章见报的时候,有满满的成就感。”吴可妮表示,投入和用心是不会白费的,而老师们的肯定更让她有充足的动力。在不断主动和部门老师交流后,她的选题通过率越来越高。4个月的时间,除了发表见报文章,她还制作了近20条视频,参与了大型直播连线,尝试公众号运营等工作。
除了新闻业务能力见长,吴可妮觉得更大的收获在于工作时潜移默化中被涵养的人格品质。“和老师们接触多了,就会被她们身上那种特质所吸引和感染,温柔但有定力,自强而不自骄。”吴可妮告诉笔者,在老师们的鼓励和肯定下,本有些不够自信、敏感的自己慢慢“解放天性”,闪光点被一个个挖掘出来,“大三这个阶段特别焦虑,没想到会收获这么多的情绪价值。”
据了解,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专业实习》课程是学院全体学生大三下学期集中实践环节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6学分,时长为整个大三下学期。为了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在校本科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学院鼓励学生更多地到中央级媒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专业实习的全过程实施制度化管理——实习前对学生志愿的征集和教育动员、实习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习中期检查、实习汇报和总结。
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看来,实习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环节,而优质实习意味着大视野、大格局、严要求。“我们打造了一条‘实习京广线’,实习单位由学院统一安排,近7成学生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央视、中国青年报社等中央级媒体和知名互联网公司开展实习,我们希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全面历练,既提升专业技能,更提升人格品质。因为实习层次高,时间长,学生收获大,提升快。”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索资料、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选题、怎样进行舆情监测和传播分析等技能提升了很多,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身上的那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永远保持热情,严谨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实习的孟阿敏,此前有过一段中央级媒体线上实习的经历,相比线上,线下工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整个团队的一分子在与大家并肩战斗,这段实习让我对于新闻行业本身有了更深入的感知,是在课堂中无法感受到的”。
4月底,学院实习指导小组专程走访各个实习实训单位,进行中期巡视及检查,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召开实习生座谈会;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指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认为,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应用型学科,融易新媒体,对应用型学科而言,专业实习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成长非常重要。
“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习实践的重要性的认知不够,比如有的同学可能是跟风,没有把实习实践放到人生规划中,思考我应该如何去做好人生规划。因此学院希望通过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的专业实习,让高质量实习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就业,同时推进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洪杰文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春剑毕业后,进入光明日报社工作,从事科技新闻相关采编工作。大三时,她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实习。采编电视新闻,赶联播和整点的新闻直播间,亲身参与最严谨和最规整的电视新闻播出流程。研究生期间,李春剑还利用假期选择去互联网公司体验,实习过程中,她发现在“大厂”里做类似螺丝钉一样的运营工作,没有很大的成就感,于是坚定了她想要在媒体行业继续工作的目标和决心。
很多在校生寻找实习机会时,常会担心学不到东西,或是要做低质量无意义的工作。但什么样的实习才是高质量?
吴可妮的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指导老师给她安排的工作是在公司新开发的App上,以用户的身份每周发布几条内容帖,定期和其他实习生根据发帖数量和互动量,核算排名得出一份周榜单。工作的重复单调让她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又不敢提离职。但渐渐地,她在看其他人发布的帖子时,发现互动量高的内容贴和普通贴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便开始总结流量较高的帖子的异同点,从中理解用户需求,帮助自己建立用户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