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01 14:31:19来源:荔枝新闻
文/王一川
(作者王一川,“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体育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刚结束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由于体能测试整体成绩不过关,部分打破全国纪录的优秀运动员未能进入决赛,争取更好成绩。也正因此,销声匿迹十多年的“体能测试”这个词,再次进入关注中国体育的人们视野中。
公众在评价体测政策时,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明显的“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之前体测“折磨”的是男足,大家的反应褒贬均有,而这次“中招”的中国游泳队,也许因为成绩显赫,属于奥运争光的重点对象,于是公众几乎一边倒地质疑游泳管理中心,加上遭遇“不公”的其中恰好有网红运动员傅园慧,让事件具备了所有热搜新闻的娱乐要件,更推波助澜了事件的发酵。
那么,体测政策合理吗?竞技体育以运动员的良好体能水平为基础,这没有任何问题。体育总局在东京奥运会到来之际,发文督促各运动队加强体能训练,以期东京奥运会成绩辉煌,这个政策本身也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竞技项目五花八门,隔行如隔山,政策不能粗暴简单地用统一标准去要求体能测试的内容和形式。
公众的质疑集中在体测的科学性和出台过程的逻辑。所谓科学性就是体测内容是否细化并符合运动规律,这种技术性问题并不难解决,只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政策出台背后的逻辑才更值得探讨,找出政策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放眼未来,科学制定政策的重要议题。然而,有关部门的漠然和傲慢,融易新媒体,非但没有促成解决问题,反而成为公众“骂就对了”的舆情氛围的主因。
处在本次风暴眼的游泳中心主任周继红回应表示,中国游泳要想全面冲击更高水平,必须基础和专项双管齐下。这次全国比赛中增加基础体能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以提高中国游泳运动员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多年来,周继红一直被冠以“典型矛盾体”的标签。一方面,她辉煌的运动和执教战绩,多次临危受命总能力挽狂澜的管理能力都为人熟知;另一方面,其为人行事强势号称“铁娘子”。而今,“我行我素”似乎是围绕着她的又一“晕轮效应”。不知是否对舆论氛围的应激或者抗争,本应对运动自身规律熟稔于心的周主任坚持“一刀切”的做法,声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双管齐下固然是对的,但是以规则硬框所有运动员,就非常不明智,非常不“因材施教”了。
一刀切搞体测,行不通。还是拿足球说事,对总局的严厉规定,他们变通灵活:只是在中超开赛前抽检了部分球员,而且项目也不是枯燥无味的3000米跑。别的不论,懂得灵活变通,就值得周主任学习借鉴。
不管是全国冠军、世锦赛冠军,还是奥运冠军,都需要全面均衡的体能素质。从长远来看,强化体能训练、补强体能短板、推动运动员全面发展,是中国体育正确的发展道路。体育界人士尤其是领军人物,要转变思维,完善和细化指导标准,建立与项目相适应并紧密结合的、完善的基础体能训练和体能竞赛体系,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书写中国体育事业新篇。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