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5 15:31:54来源:荔枝新闻
(作者与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两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农村女孩走红。一位是26岁的海归女硕士肖源,在国外读了7年文学专业后,回到湖南娄底老家,一口气包下了2400亩荒山,做起了农民。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些年纪大的老乡开玩笑说她“读书读傻了”,并告诉孩子要学习肖源好好读书,但千万不要学她回乡当农民。
无独有偶,在郑州读完大学的王晓楠,因是单亲家庭且父亲患有疾病,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也回到老家河南滑县,掰玉米、开拖拉机,她把自己和父亲的日常拍成短视频,吸引了200万粉丝,被称为“现实版的李子柒”。
王晓楠走红后,有人说她是在卖惨,是在炒作,可是翻看她的几百条视频,里面只不过是一些农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换种思维去看:这位漂亮姑娘拍的是都市生活,还会有人怀疑她的动机吗?恐怕大家会觉得再正常不过。偏见的关键,是因为农村。一些人下意识地去否定肖源和王晓楠,并非源自对她们本人的偏见,而是因为对农村还抱有刻板印象。
仔细想想,肖源一口气承包2400亩荒山,没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是无法达成的。而作为老板的肖源,也不太可能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她干的这份事业带来的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可能远大于做一名老师或文学工作。所以,哪怕是从世俗功利的角度看,肖源的选择也是理性的。但是这份理性,因为和“农村”“农业”“农民”挂上了钩,便不被理解,甚至成了“反面教材”。而王晓楠则因为拍摄视频的题材来自农村,和一些观众的观感与认知形成了反差,便被贴上了“卖惨”“炒作”的标签。如果不能消除这种刻板印象,我们又怎能真正走进农村、发展好农村呢?
以前,网络世界多呈现都市生活的光鲜繁华。近年来,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赋能,农村有了更多的呈现途径,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农村人物风貌。尤其是快手,因为其用户较为下沉,被网民戏称为“底层物语”,其展现出的千姿百态的农村生活,正是对城市中心主义的解构。被看见,就是一种话语权。农村人和农村生活被看见,有着积极明确的社会意义,我们应该抱持欢迎和鼓励的态度。而高学历、有知识的年轻人,愿意“逆流而上”回到农村,我们更应该尊重并支持这份选择。无论是立志做一番事业,还是陪伴父母左右,都是田间地头的亮丽色彩。
就像王晓楠拍摄农村日常的“事业”,不仅方便了在身边照顾父亲,也悄悄改变了当地人的观念和视野。其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就表示:“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求学,她却选择回来拍视频。她的抖音转变了我们当地老百姓的传统观念,现在大家都争着在她视频里露露脸!”事实上,农民们的观念一直在与时俱进,他们与网为舞,使互联网成为致富的新农具。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快手平台上能获得收入的用户中,超过650万人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年销售额超193亿元。农村,或许早已跳出你想象的圈子了。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在表弟表妹们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建议他们“到大城市去”。因为他们没有感受过那种繁华和机遇,没有形成一定的视野和格局,经历一番一定会获得不少新知。但如果他们在看过新世界后,毅然选择返乡做事,我也坚决支持。因为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对农村有了新的认知。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