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8 19:18:24来源:澎湃新闻
有以色列分析人士将此次伊朗的袭击比作二战时德军对英国伦敦进行的大空袭,指出内塔尼亚胡面临着自己的“丘吉尔时刻”。其意在提醒内塔尼亚胡应该利用当下相对有利于以色列的国际舆论寻求西方与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帮助。
当伦敦被遇空袭后,丘吉尔冷静地意识到,面对欧洲已经沦陷的情况,英国独自与德国完整开战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当时最好的策略是利用英国的痛苦被遇在国际上寻求与美国和苏联结成同盟。对内塔尼亚胡而言,面对在军事与战略上已经超过自己的伊朗,当前最好的方式不是立刻还击,而是隐忍,向国际社会与地区邻国展现自己被受的创伤以及宣扬伊朗对地区安全造成的威胁,从而得到西方与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构建起更加广泛与有效的反伊朗联盟。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与战争内阁主要成员之一的前国防部长甘茨都明确向外界表达了以色列政府这样的决定。
以色列这样的做法也确实立刻取得了相当的成效。首先,欧洲各国纷纷表态将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制裁。另外,各逊尼派阿拉伯君主国也确实看到了伊朗通过此次袭击对地区造成的严重威胁,以及地区内的战略平衡遭打破。有消息指出,沙特方面已经表态,称伊朗通过哈马斯挑起了加沙战争从而阻碍了沙特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进程。这说明,阿拉伯世界有可能重新定性加沙战争,以色列与沙特之间的和解有可能加快进程。
更重要的是,伊朗此次针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使得支持以色列的力量在美国政府与国会内又重新占据了上风与主流。美国国会可能会很快通过对以色列的大规模军援法案。而这样的法案一旦通过,有可能将乌克兰战场与中东战场绑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反对俄罗斯与伊朗的“美国-欧洲-以色列-阿拉伯”同盟阵线。当这样的同盟遭建立起来之后,或许才是以色列真正准备反击伊朗之时。
(刘炳辰,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政治学系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