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1 16:00:36来源:互联网
12月28日,数字创新纪录片《云上的中国》在人民网、优酷、今日头条、网易公开课同步首发,纪录片分为三集——数字商业、数字生产、数字城市,点此观看【第一集】。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创造车轮
什么是技术?
图灵奖得主艾伦·凯给过一个另类的定义:技术就是你出生时尚不存在的东西。(Technology is anything that wasn’t around when you were born.)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技术”一词的外延也是不同的。
轮子,在所有现代人看来都只是轮子,不是什么技术——毕竟它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移动互联网,在80后眼中是一种技术,在00后眼中却只是寻常;云技术——我们还这样称呼它,到了20后口中可能就成了生活的基础设施。
这句定义,又被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改成了反讽: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虽是玩笑,却不乏真实例证。
1977年,DEC(小型机时代的霸主)创始人肯·奥尔森曾说: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在家中拥有一台电脑。就在他说这话的前一年,苹果成立;再前一年,微软成立。
1992年,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曾说,个人无线通讯装置的想法是“一个贪婪驱使的白日梦”。就在他说这话的当年,诺基亚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GSM手机。
行业大佬们对新技术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1977年的个人电脑、1992年的手机,离及格线还很遥远。所以艾伦·凯的同事,另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丹尼·希利斯会说:技术是尚未实现的一切。(Technology is everything that doesn’t work yet.)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种你出生时尚不存在的东西,在它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你要用多久接纳它?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有一个原始人,脑海中形成了“轮子”的初步构想,决定把它造出来。
第一天,圆盘和木棍之间接口异常,装不到一起。
第二天,装好的圆盘一大一小,导致原地陷入死循环。
第三天,车身太重,搭载一点东西车轴就会超负荷。
第四天,上路实测,遇到大坑,宕机。
第五天,初步平整路面后,大坑没了,但小坑的颠簸仍会导致丢包。
第六天,再度平整路面,回来发现车轴被bug蛀断了……
第七天,一切终于就绪,原始人决定休息一天。
他是人类历史早期的产品经理(兼开发与测试),可能实际上用了七年而不是七天。在其他文明里没能留下姓名,但在中华文明里,因为他的这款产品,“天下号之为轩辕氏”。
黄帝造车,也非旦夕之功。想给岁月以文明,总要给文明一点岁月(时间)。换做是你,在第二天车轮原地打转的时候,是会笑话他呢,还是会“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几个正在发生的“创造车轮”的故事。
农业的车轮
整个欧洲,夜晚最亮的是哪里?伦敦?巴黎?
不,是荷兰南荷兰省的乡村。
巴黎的夜晚是这样的:
而荷兰乡村的夜晚是这样的:
明暗交接,是不是有种赛博朋克的感觉?一位住在南荷兰省代夫特的网友说,这里夜晚的天都是黄色的。
在卫星图像上看是这样:
这不是给人类照明的灯光,而是玻璃温室里给植物照明的灯光。
《国家地理》杂志曾经撰文介绍荷兰的农业,题为《弹丸小国喂饱世界》。如此形容并不算十分夸张,荷兰的耕地面积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而2019年农产品出口额却是中国的1.3倍,位列全球第二(第一是美国)。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呢?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番茄在荷兰的种植面积共计2.68万亩,而产量是992080吨,平均亩产超过37吨,是中国的近十倍。
不仅如此,在荷兰每产出一公斤番茄仅耗水9.2升,是中国的1/30,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也低于中国。
科学育种、岩棉栽培、精准滴灌、垂直农业(一株番茄6米高)、智能温室、LED补光……技术为农业装上了车轮。
荷兰农业并不完美,例如存在严重的光污染问题。虽然如此,作为“种菜民族”的成员,我们仍然羡慕荷兰。
羡慕了两年之后,突然发现,这些技术我们也有了——“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综合能耗比“荷兰文洛型”低一半以上。
在寿光与阿里云共同打造的数字蔬菜工场,部分品种的亩产量已经达到了20吨,产量提升4-6倍,生产周期却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水肥浇灌、通风光照、温度湿度酸碱度,全部交由智能控制系统,一个农户通过手机可以管理5个大棚。